Page 90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90
文明视野下的现代政治危机:密尔论文明与新政治科学
文明之弊,让最卓越、最优秀的人执掌精神权力,进而推动社会向“自
然状态”迈进。
严格来说,“智识阶层”不是一个经济或政治的概念。 智识阶层的
成员接受过专门的知识训练,掌握专业技能并从事与专业技能相关的
拥有知识门槛的工作。 他们是这个国家中最有知识、 最优秀的人,既
可以是贵族,也可以来自中间阶层。 他们联合在一起,把原本因为分
散而淹没在意见市场中的知识力量汇聚了起来。 可以说,他们由此制
造了一种新的精神权力,为未来更深入的秩序变革奠定了道德影响力
基础。
不过,智识阶层的联合尚需时日,与之相比,国民教育机制改革是
一项更加紧迫的任务,“通过调整我们的机构, 尤其是我们的教育 机
构,使我们的文化阶层和富人阶层的个人品格得以再生。 这是一个更
为紧迫的目标,如果不是缺乏意愿和理解力,我们可能会立即在此目
标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Mill,1977a:138)。 这项任务之所以紧迫,在于
“我们将要传授的一切内容、 我们认为至关重要的所有事务以及我们
认为下一个世纪乃至未来所有时代之拯救所 要 依 赖 的全部 都 非 常 不
幸 地 、几 乎 同 等 地 与 我 们 时 代 最 流 行 的 信 条 背 道 而 驰 ”(Mill,1977a:
139)。
在密尔看来, 英国各大学在教育理念上都持有顽固的偏见, 认为
“教育之目标不是让学生获得某种资质,让他们能够判断什么是真的或
什么是正确的,而是告诉他们要以我们认为真实的为真,以我们认为正
确的为正确,即教导(to teach)意味着灌输我们的观点,我们的职责不
是培育思想者或研究者,而是培育门徒”(Mill,1977a:141)。 自始至终,
英国大学都不过是一种规训机构,并且不只是英国大学如此,凡是国家
拥有的精神文化机构(教堂、大学以及几乎每一个持有异议的共同体)
都是如此。 它们都建立在一种信仰某些观点的承诺上,“它们具有宗派
品格,排斥了所有不愿签字放弃思想自由的人”(Mill,1977a:142)。 在此
宗派品格的影响下,真正的学问得不到严肃的关心。
与此 宗 派 品 格 相 反 ,教 育 应 该 以 塑 造 伟 大 心 灵(great minds)为 基
石, 教育必须承认如下原则:“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唤起 理
智能力,激发出对真理的最热烈的爱,毫不关心运用理智能力将导致
·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