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89

社会·2025·3

           少工作忍饥挨饿”, 但倘若他们联合起来形成建制,“这二十个人可以
           形成一个中尉团,由他们更成功的领导者指挥”( Mill,1977a:137)。 如
           果最成功的领导者是这群人中最有能力的医生,那么,根据更节约的
           人类资源安排,对头痛、烧心等简单症状的治疗应该交给他的下属,他

           本人则应该运用更成熟的能力和更丰富的经 验 去 研 究 与处 理那 些 更
           隐蔽、更难治的病例。 关于这些病例,科学尚不能做出足够充分的解
           释,普通的知识与能力也尚嫌不足。 通过这种方式,每个人的能力都会
           得到利用,最卓越的心灵专注于最高等的事物。 进步由此产生,日常需
           求也会得到满足( Mill,1977a:137)。
               鉴于文学作品对形成意见、塑造品格的重大影响,作家们也应该加
           强联合,成立学会,以集体与理智的力量对抗市场的冲击。在文学领域,
           密尔提出的应对策略是: 在那些引领时代的才智超群的人们中间形成
           某种有组织的合作,凭借他们的合作,具有第一等价值的著作(无论它
           属于哪一类,也无论其观点具有何种趋势)甫一问世就具有一种标记,
           表明它获得了权威人士的认可(Mill,1977a:138)。
               借助这两个例证,密尔向智识阶层(intellectual classes)阐明了他们
           的困境,呼吁他们采取自救措施。 在意见市场上,卓越之士的智慧与见
           解形同一份无足轻重的意见,他们的才智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只能
           被虚掷和浪费于繁杂的琐事。 在这种情况下,智识阶层应该团结起来,
           形成组织化的知识群体,凝聚共识,执掌知识权威。 这样的知识群体既
           要向民众提供统一的判断与指导,还要按照才能的差异形成内部的分
           工,让最卓越的心灵专心研究最重大的知识问题,进而每个人都能各
           得其所,其才智也能得到恰如其分的运用。 这样的知识群体就拥有了
           柏拉图所谓的“正义”———每个人都承担着与其天性相符的职责。 所
           以,密尔也向智识阶层发出呼吁:为了对抗“公共舆论政体”的喧嚣,应
           该缔结自己的“知识政体”。             24  这个“知识政体”以才智为分工标准,崇
           尚知识,尊重理性,能够发出统一而强大的声音。 在某种意义上,这个
          “知识政体”应该成为国民精神的统治者或教师,既能有效促进知识进
           步,又能指导公共舆论。 当然,缔造“知识政体”不应只是智识阶层的自
           发行动,也应当是文明国家政府无可逃避的职责,因为它能有效纠正

           24. 参见柏拉图(2010:261)在《理想国》中对知识与意见的区分。

           · 82·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