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86
文明视野下的现代政治危机:密尔论文明与新政治科学
并抑制财富与生产的进一步增长吗? 他随即斩钉截铁地回答: 绝非如
此!“文明非但无法产生有些益处,甚至,在其未受纠正的影响中,文明
还具有一种毁坏这些益处的趋势。 尽管如此, 这些益处却可与文明共
存。并且,唯有与文明融合在一起时,它们才能产生最公平的成果。有些
事物,我们面临着失去它们的危险,我们可以将它们全部保存下来。 有
些事物,我们已经失去,我们可以将它们全部重新找回来,并将之带入
一个至今都不为人知的完善境地。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 我们并没有酣
睡, 亦未将诸事物放任自流, 我们只是可笑地竭力对抗难以抵挡的趋
势:我们只是确立起一些相反的趋势,这些相反的趋势能够与那些难以
抵挡的趋势相结合,并改变它们”( Mill,1977a:136)。
密尔的设问与回答表明,文明并非尽善尽美,文明的进步也有可能
破坏古老的美德(如英雄气概),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会发展出自我妨害
的力量。 文明的进步是一个自发过程,根源于人的自然社会性。 文明受
劳动分工推动,进而导致财富、知识与合作能力的增长,所以文明的内
核是生产合作,并与财富增长密切相关。 但是,物质财富与道德德性之
间往往存在张力,所以文明进步也有可能给国民品格带来冲击,导致人
们迷失自我,丧失某些德性以及引起精神活力的衰退。密尔在《文明》开
篇就提到,文明虽然是人类的福祉,但还不是至福;文明是许多福祉的
原因,但不是一切福祉的原因。因此,无论文明如何进步,都难以自然通
达社会的完善之境。 不过,虽然文明是一种不完美的状态,但仍然值得
保护和追求,文明“与任何福祉都能相容”(Mill,1977a:121)。因此,文明
进步仍为政治技艺留下了空间,也为之奠定了最基本的社会条件。 在充
分理解文明的当前处境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可知, 政治技艺可以适
当纠正文明的影响,“建立起一些相反的趋势”,培育文明不能自然产生
的益处或维持因文明进步而可能丧失的益处, 进而将社会带入更加完
善的境地。文明之所以能与一切益处( 或福祉)相容,是因为它们全都发
端于普遍的人性。 文明的基础也是劳动分工的基础,是一种能够理解他
人 感 受 、 利 益 与 需 要 的 心 理 和 情 感 机 制 或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共 通 感 受
( common sense)。 23 社会自然状态的基础则是理性,是对卓越智慧与德
性的赞许与服从。 密尔看到,由于社会境况的改变,英雄气概正从各阶
23. 即斯密所谓的同情。
·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