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9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239

社会·2025·3

                       表 3:预 测 同 伴 行 为 和 越 轨 行 为 的 滞 后 项 模 型 (HLM)

                                        模型 1                 模型 2
                                       同伴行为                 越轨行为
            留守经历                        -0.106 **             0.033
                                        (0.037)              (0.027)
            教师评价                        0.049 ***            -0.024 ***
                                        (0.008)              (0.006)
            同伴行为                                             -0.197 ***
                                                             (0.009)
            滞后项                         0.350 ***            0.309 ***
                                        (0.012)              (0.013)
            常数项                         0.350 ***            -0.197 ***
                                        (0.258)              (0.009)
            控制变量                         控制                   控制
            学校固定效应                       控制                   控制
            样本量                          6 772               6 774
               注 :括 号 内 为 标 准 误 ;+ p < 0.1 ,* p < 0.05 ,** p < 0.01 ,*** p < 0.001 。
           (p < 0.1)。 不过,鉴于我们更关注留守经历与教师注意之间的关系是
           否可以作反事实解释,这一问题尚不严重。
               一阶段回归检验了工具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发现二者
           之间具有较强的正向关系(β = -1.190,p < 0.001)。 需要说明的是,位
           似群体留守占比与自变量之间的联系之所以与预期的正向关系相反,
           可能是因为留守学生在学校分班过程中更可 能 被 分 到 同 一 个 (或 几
           个)班级(王海宁、陈媛媛,2023),因此同校不同班的留守学生占比与
           本人所在班级的留守学生占比负相关。 另外,位似群体占比对于家长
           流动决策的潜在社会网络影响可能被学校固定效应所吸收,在不控制
           学校固定效应时, 位似群体留守占比与留守经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不过,一阶段回归中工具变量的作用方向与预期不符并不影响其满足
           相关性条件。
               在模型 2、模型 3 和模型 4 中,使用工具变量对自变量进行调整后,
           我们发现,留守经历仍然对教师评价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 β = -0.869,
           p < 0.05),对同伴行为具 有 显 著 的负 向 效应(β = -0.613,p < 0.05),
           对越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β = 0.352,p < 0.1)。


           · 232·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