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8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238
教师态度和同伴效应: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自我实现预言
表 2:预 测 越 轨 行 为 的 多 重 中 介 效 应 模 型 (HLM) (N = 7 090)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模型 4 模型 5
教师评价 同伴行为 同伴行为 越轨行为 越轨行为
留守经历 -0.105 * -0.143 *** -0.134 *** 0.080 ** 0.044
(0.052) (0.039) (0.039) (0.030) (0.028)
教师评价 0.064 *** -0.037 ***
(0.009) (0.006)
同伴行为 -0.249 ***
(0.009)
常数项 5.726 *** 5.918 *** 5.555 *** 1.640 *** 3.362 ***
(0.360) (0.259) (0.263) (0.198) (0.194)
控制变量 控制 控制 控制 控制 控制
学校固定效应 控制 控制 控制 控制 控制
注 :括 号 内 为 标 准 误 ;+ p < 0.1 ,* p < 0.05 ,** p < 0.01 ,*** p < 0.001 。
更多的学生持有更消极的评价。 可见,本研究将留守学生的行为问题视
作教师评价的自我实现预言的解释所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反向因果问
题。
为了处理反向因果问题, 我们分别在估计教师评价与越轨行为的
两个回归模型中加入了其因变量的滞后项, 即上一期数据对该因变量
的测量,这一做法可以较好地处理反向因果问题。 如表 3 所示,在控制
了滞后项后,教师评价的效应仍然保持其显著性。 可见,教师评价对同
伴行为的正向效应、 教师评价对越轨行为的负向效应并不存在反向因
果问题, 教师评价对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的确经历了一个从有到
多、逐渐强化的过程。
2. 工具变量
为了进一步缓解本研究因果识别所面临的内生性问题, 我们引入
了“位似群体留守占比”这一工具变量对自变量取值进行调整。 如表 4
所示,一阶段的F 值为 152.602,显著大于弱工具变量检验的临界值标
准 16.38,可 以 认 为 不 存 在 弱 工 具 变 量 问 题 ;一 阶 段 回 归 也 通 过 了 识
别 不 足 检 验 , 可 以 认 为 其 不 存 在 识 别 不 足 的 问 题 。 模 型 2 至 模 型 4
所 汇 报 的 稳 健 弱 识 别 推 断 的 统 计 量 都 在 可 接 受 范 围 内 ,唯 一 的例 外
是预测越轨行为的模型 4 的稳健弱识 别 推 断 两 个 统 计 量 的 p 值 较 高
·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