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5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235
社会·2025·3
四、 研究发现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本研究对各变量的均值进行简要的统计描述以及分组检验 (见表
1),在因变量和中介变量方面,可以看出,留守学生的确表现出了更多
的越轨行为, 其同伴群体的负向行为更多、 感知到的教师评价更为消
极,这为本研究的假设提供了初步的支持。
另外,我们还发现留守学生不仅在认知能力、负面情绪、人格特质
等方面有明显劣势,还在家长教育参与的各个维度上得分更低,在亲子
讨论的频率、 家庭规则的严格程度和父母教育期望等方面都具有显著
劣势。 由于我们侧重于评估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留守经历所带来的后
果,本研究将这些变量视为潜在的混淆变量加以控制,尽管这些变量可
能也是留守经历负面后果的中介机制。 因此,本研究的实证分析结果可
以解释为当留守儿童的家庭在这些与教育成就密切相关的特质上与非
留守家庭保持一致时留守经历的影响。
此外,数据表明,留守学生的父母职业为“职工和文员”(即制造业
表 1:变 量 的 描 述 性 统 计
全样本 无留守经历 有留守经历 组间差异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均值 均值
越轨行为 1.212 1.229 1.125 1.413 -0.288 ***
同伴行为 8.495 1.583 8.594 8.266 0.328 ***
教师评价 7.167 2.351 7.236 7.007 0.232 ***
学业表现 0.103 0.827 0.098 0.115 -0.017
认知能力 0.623 0.908 0.635 0.595 0.039 +
负向情绪 4.469 1.377 4.364 4.711 -0.346 ***
身体健康 3.715 0.669 3.753 3.628 0.126 ***
超重 0.157 0.364 0.166 0.134 0.032 ***
人格特质
外向性 3.783 0.846 3.825 3.688 0.137 ***
友善性 4.226 0.751 4.237 4.200 0.037 +
尽责性 3.906 0.797 3.941 3.827 0.114 ***
·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