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194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内部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
二者既高度相关又相对独立, 前者体现出企业在发展战略方向上的转
变,后者体现出企业在内部治理逻辑与管理行为上的转变,而对于这两
个维度的金融化对企业内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路径是否相同, 目前
研究很少有探讨。 最后,金融发展视角认为宏观金融化可以通过经济增
长的方式降低收入不平等, 但目前还少有研究从企业层面检验金融发
展观点, 那么企业金融化是否也能提高企业盈利从而降低内部的收入
差距呢?
带着上述问题, 本文将建构一个理论框架来分析企业金融化是如
何影响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并使用中国 A 股上市公司 2007—2022 年
的数据进行检验。
三、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关于金融化与收入差距的关系问题, 金融发展视角认为金融化会
带来更多的经济资源,更多的新增资源又会分配给有需要的人;权力结
构视角则不确定金融化能否带来更多的经济资源, 但会强化原有的分
配规则,从而使得既有的收入不平等格局得到增强。 结合这两种分析视
角, 以资源总量与资源分配的变化为中心,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分析框
架。 首先,根据金融发展视角的预测可知,金融发展可以动员各种闲置
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创造更多资源,使资源总量逐步增加。
其次,虽然金融发展视角认为,新增资源将更多分配给有需要的人,但
并没有给出背后的分配机制; 权力结构视角则强调资源分配与不同群
体的议价权力有关,一些人因为掌握的议价权力更大,所以被分配到的
资源要多于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所能获得的资源(S覬rensen,1996),
金融化恰恰会改变既有分配主体的权力结构。
那么,金融化是如何改变权力结构与资源分配规则的呢? 理论上可
能有三种情况,而每一种情况又会产生不同的不平等效应:第一种情况
是,金融化虽然增加了经济资源,但对既有权力结构与资源分配规则并
没有影响,新增的经济资源将按照过去的规则进行分配,原来在分配过
程中占优势或弱势的群体依然占优势或弱势, 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格局
将维持原状,这种情况可称为“最大化维持不平等效应”;第二种情况
是,金融化在增加经济资源的同时,巩固或深化了原有的权力结构与资
源分配规则,这将使得资源分配更加有利于原有的优势群体,而新增的
·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