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9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199

社会·2025·3

           惠及企业内部所有人,尤其是会向普通员工倾斜,从而缩小企业内部的
           收入差距。有研究发现,中国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可以通过“盈利溢出”
           的方式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罗明津、铁瑛,2021),不过,该研究并未进一
           步讨论劳动收入的分配情况。
               正如前文所说, 金融化即使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 但能否改善内
           部的收入差距还要取决于金融化如何改变管 理层 与 普通员工 的 权 力
           结构,由此可以形成三种不同的不平等效应。 而根据假设 1 和假设 2,
           企业金融化本身会加剧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权力的失衡,当金融化
           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时,这些利润未必就会像金融发展理论所期待的
           那样分配。 具体来说,与生产和销售不同,企业的金融收入名义上是外
           部 的 ,独 立 于 生 产 劳 动 力( Lin and Tomaskovic鄄Devey,2013), 却 与 管 理
           层的有效金融决策密切相关,这使得他们在分配企业新增利润的过程
           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进而给自己带来更高的工资收入。 然而,作为生
           产劳动力存在的普通员工的劳动价值无法与 企业新 产 生 的 金 融 收 入
           建立直接联系,即使能够受益于金融活动带来的利润增长,受益程度
           也不会太多。 由此,我们可以预测,企业金融化会提高企业利润,进而
           提高企业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收入,不过,管理层的收入增加更多,依
           然扩大了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我们称之为金融发展的“有
           效扩大不平等假设”。
               假设 3(“有效扩大不平等假设”):通过提高资产收益率的方式,企
           业金融化对普通员工和管理层收入均有正向影响, 但普通员工收入增
           幅小于管理层,企业内部收入差距进而扩大。
                四、 研究设计


               (一)数据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国泰安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CSMAR)。 本文选
           择了 2007—2022 年非金融类 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对原始数
           据进行了如下处理: 剔除了其中被特殊处理的 (ST)、 有退市预警的
           ( *ST)和公司内发生特殊状况的(PT)样本;剔除了 2021 年和 2022 年新
           上市的公司;剔除了存在数据缺失的样本。 最后共得到 17 711 个样本,
           其中包含公司 3 445 家。 为避免极值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都做了
           上下 1%分位的缩尾处理。


           · 192·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