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196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内部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

                于金融投资,大大削弱了企业利润与生产活动的关系。 当生产活动不再
                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时, 依赖于生产活动而存在的普通员工也就不
                再具有曾经的结构力量,员工的议价权力也会被削弱,这既可能会缩小
                企业生产部门规模,减少员工数量( Kollmeyer and Peters,2019;Jung and
                Lee,2022),也 可 能 会降 低 员 工 的收入水 平(Lin and Tomaskovic鄄Devey,
                2013;鲁春义,2014;Alvarez,2015;Huber,et al.,2022)。
                    那么, 企业金融化是否会带来这种改变呢? 从行为金融化的角度
                看,大量实证研究证明金融机构持股在企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袁
                蓉丽等,2010; 杨筝等,2019)。 一个企业的金融机构持股比例越高,金
                融机构对其投资行为的影响就越大, 而金融机构往往对金融投资更加
                熟悉,且金融投资回报更快,故而更有可能改变该企业的投资方向(张
                金朵、蔡曦,2022)。 从结构金融化的角度看,非金融企业的金融资产是
                否会挤压其主营业务投资,一直是一个学界争论的议题。 一部分研究
                认为,企业的金融资产能够发挥“蓄水池效应”,是企业针对减少外部
                融资依赖、降低融资约束、缓解投资不足等问题的预防性措施,故而企
                业金融资产可以促进企业的生产性活动投资 (刘贯春,2017; 余怒涛
                等,2023)。 而另一部分研究指出,企业金融资产更多是发挥一种“挤出
                效应”,当金融资产能够提供比实体投资项目更高的回报时,曾用于实
                体投资的资金将被更多地投入金融投资( Tobin,1965)。 特别是随着金
                融市场的扩张,金融衍生品日益丰富,金融投资日趋方便,面对多元的
                投资选择,投资者可以自由地将他们的资产转移到对他们更有利可图
                的地方 (Stockhammer,2013;Alvarez,2015;Alexiou,et al.,2022; 安磊等,
                2019),并 以 牺 牲 生 产 性 投 资 的 代 价 进 行 金 融 扩 张(Demir,2009; 黄 宝
                竹、陈享光,2022)。
                    我们认为,无论是结构金融化还是行为金融化,随着企业金融化水
                平的提高,都可能会降低对生产性活动的投资,也即降低对固定资产的
                投资,这会抑制普通员工的议价权力,降低普通员工的收入,但对管理
                层的收入没有影响。
                    假设 1(“员工权力抑制假设”):企业金融化通过降低固定资产投
                资的方式对普通员工的收入产生负面影响,进而扩大企业内部的收入
                差距。
                    企业金融化进程在深刻影响员工议价权力的同时, 也影响着管理


                                                                          · 189·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