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3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193
社会·2025·3
1976 年的 9%增加到 2011 年的 20%(Alvaredo,et al.,2013); 占比 0.1%
的 顶 层 家 庭 的 收 入 份 额 也 从 1980 年 的 2% 增 加 到 2007 年 的 8%
(Dünhaupt,2011);高阶管理人员取代了资本所有者成为 20 世纪收入层
级的顶端群体( Piketty and Saez,2006)。
第三,基于对普通员工与管理层收入的分析,有研究还进一步分析
了企业金融化与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关系。 大部分研究发现,企业金融
化显著提高了资本相对于劳动和高管相对于普通员工的收入份额,扩
大了资方、劳方和管理层、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安磊等,2019);一些研
究发现,企业金融化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或普通员工的收入,却提高了
管理层收入, 从而扩大了内部的收入差距 ( Lin and Tomaskovic鄄Devey,
2013;徐畅、毛志宏,2022);也有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主要通过提高管
理层收入的方式加剧了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黄宝竹、陈享光, 2022);
还有研究发现, 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随着企业特征
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非国有企业或东中部及规模较大的企业中,金融
化对企业内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更加明显(安磊等,2019;黄宝竹、陈享
光,2022;庄家炽、陆美贺,2023)。
从上述分析看, 目前的跨国比较研究很少考虑到包括中国在内的
发展中国家。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得比较晚,而且背
后有更多政策性因素的推动。 虽然现在中国企业的金融化进程正在快
速推进,但金融逻辑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行为,尚值得讨论。 虽然
相关研究也能为以发达国家为对象的研究做出有益的补充, 但国内只
有少数研究讨论了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 仍有许多
领域值得进一步探究。
首先, 既有研究往往只讨论企业金融化与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直
接关系,忽视了背后的具体路径与机制,或者未对中间路径与机制进
行实证检验。 其次,金融化是一个多维复杂的过程,有研究将金融化区
分为两个维度:从结构上看,金融化可以理解为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
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上升;从行为上看,金融化可以定义为不
同行动者将金融的思维和实践引入传统经济的行为(周 浥 莽、李月 旻 ,
2023)。 企业金融化也可以从这两个维度进行区分:结构维度主要表现
为企业的资产结构和收益模式与金融市场的融合程度, 行为维度主要
表现为企业内部治理逻辑与治理实践向“股东至上主义”逻辑的转变,
·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