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143

社会·2025·3

           现时,伽达默尔(Gadamer,1990:121)就以膜拜行为之于宗教真理的本
           质性来说明艺术作品的表演 (表现) 之于艺术作品本身的重要意义,
          “在表演中而且只有在表演中,……我们所遇见的东西才是作品本身,
           就像在宗教膜拜行为中所遇见的是神性的东西一样”。 我们足以在这
           段话中窥见端倪:仪式的膜拜行为就如同艺术作品的表演,它们都是
           彻底的中介活动并最终要扬弃自身,而在中介的扬弃中得到保留的只
           是艺术作品自身以及在宗教膜拜行为中所遇见的“神性的东西”或“宗
           教真理”。 因此,仪式与艺术作品之间真正的共通之处在于,二者的时

           间性是相同的。        17
               和艺术作品一样,正因为仪式的可能性是先行至将来的,所以仪式
           才能是曾在的与当前的。 可能性的先行意味着仪式在先行中作为可能
           性让自己来到自己的曾在(Heidegger,1977:430-431)。 由此可见,向将
           来的先行保证了仪式可以来到它的曾在, 进而使得它的曾在可以被重
           演。 简言之,向将来的先行保证了仪式是可以被周期性重复的。 如果某
           一仪式的可能性不再向将来先行, 那么这一仪式的存在就只能成为供
           今人回忆的对象。 然而,一旦成为对象,仪式所想要表现的东西便不再
           能本真地显现出来。 对于一些已经废弃的仪式——更确切地说,其可能
                                                    —
           性不再先行至将来的仪式———即便我们将它的仪轨原原本本地复现出
           来, 被复现出来的仪式和以往被定期举行的仪式在根本上也不会是相
           同的。 因此,只有当仪式本真地是将来的,也就是其可能性是向将来先
           行 的 , 它 才 能 被 重 演 , 进 而 本 真 地 是 曾 在 的 , 这 就 是 海 德 格 尔
          ( Heidegger,1977:431)所说的“曾在以某种方式源自将来”的含义。
               对原始氏族来说,正因为仪式的可能性是先行至将来的,所以氏族
           成员在每次举行仪式时才能重演仪式中的固定仪轨。“重演”意味着过
           去的仪式能被再度举行,进而能被带入到当前的表现之中。 诚然,举行

           17. 这并不是贸然的断言, 而是基于艺术作品与仪式时间化方式的相同所做出的结论。
           因为任何一种艺术作品都只有在“当前”才能被时间化,进而本真地显现自身。 例如,一
           出戏剧只有在当前被表演时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呈现。 同样,一幅画也只有在当前被人观
           看时才能真正地将自身显现出来,阅读、音乐等不同的艺术类型皆是如此。 与之相应,仪
           式也只有在“当前”才能被时间化。 正如本文第三节指出的,仪式只有在被周期性重复或
           定期举行时才能被称为“仪式”,而在每一次重复中,真正要紧的只是仪式正在举行着的
           “当前”,仪式正是在其被举行的当前中得到时间化的。

           · 136·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