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115

社会·2025·3

           森的约翰更明确地指出了王冠的含义,“王冠性质的实质, 主要表现在
           作为头的国王的人格以及作为肢体的贵族们”(参见康托洛维茨,2018:
           488)。 如此,一个以国王、教会与世俗贵族和议会(平民)共同构成的合
           众体得以产生,“王冠”成为君主制政体的代表,象征着“国王是头,贵

           族和平民是肢体”的政治有机体。
               英国“王冠”还具有明显的主权特征。 同样在爱德华一世时期,国王
           拒绝向罗马缴纳封建贡金, 他在书信中提到,“未经众高级教士和贵族
           商议,不做任何涉及王国冠冕之事”(参见康托洛维茨,2018:488)。 他以
           王冠的权威向教会的权威发起挑战,拒绝教会凌驾于王冠之上,更否定
           教会对英格兰事务的支配。 同时,他也拒绝以个人的意志——国王的权
                                                             —
           威———决定公共事务,认为涉及王冠的利益需要共同体的同意。 在对抗
           中,英国国王的神圣仪式逐渐脱离罗马教会,为国王加冕的圣油来自本
           土而非罗马。 1399 年, 坎特伯雷大主教为亨利四世行加冕礼时使用的
           就是本土圣油,并宣称这是玛利亚送给圣徒贝克特的,是上帝神化英国
           国王的一件赠礼。 更有甚者,英国国王被等同于耶稣。 1376 年,圣戴维
           斯主教在贤明议会的布道中将国王视作圣子基督, 议会则扮演追随者
           彼得的角色。 1483 年,主教罗塞尔鼓吹国王为圣父,“他(国王)在西奈
           山上同摩西(议会贵族)面对面商讨,而民众(下院代表)则只能恭顺敬
           畏地站立在远处”(参见孟广林,2017:114-115)。罗塞尔的类比证明,人
           们对于国王神圣性的认识已不再寻求基督教的依据, 议会就像耶稣的
           教会一样紧紧围绕着国王。 英国之所以能够脱离罗马教会,并非仅仅出
           于政治对抗, 民众对国王神圣性的认同也是其发育成独立政治体的重
           要条件。 由此观之,当“王冠”的宪制内涵得以明确表达之际,它同时承
           载了主权的含义。
              “王冠”早期以“国王的人身”为表述,在议会君主制形成之后,常以
          “国王为头、议会为肢体”的政治有机体为表述,这说明王冠的神圣性与
           国王本人和他的教会直接相关。 根据弗雷泽的考察,在国王成为公众的
           替罪者之后,国王的神圣性由众人所分享,形成了一个以国王为中心的
           风俗文化共同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冠合众体凝聚了参与国王神圣仪
           式、接受传统社会风俗的共同体成员,并很早就以“王在咨议会在议会
           之中”的政治传统确立了下来。 霍卡(Hocart,197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


           · 108·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