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120
王冠的尊荣与社会整全性
四、 结论
在现代民主化进程中, 社会理论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政治制度
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社会契约论在 18 世纪人们争取自然权利的政治革
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社会契约论中,政治的基础在于全体成员的公
共意志,个人在服从公意时,也在服从他自己,他仍像以往一样自由。社
会契约论为人民主权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但革命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在欧洲大陆,民主动摇了政治的根基,制造了多数人的暴政,托克维尔
( 2017)认为,这种暴政不仅指政治权力,还包括社会乃至道德权力。 在
这个意义上, 英国的光荣革命似乎很好地化解了政治传统与民主精神
的矛盾,但其保留王权的做法又被认为革命不彻底,究其原因则在于社
会契约论无法对君主的政治身份予以合理的解释。
虚君制是英国对现代政体的重要贡献之一, 因其较少的革命性而
受到赞誉。 英国通过君主制以极小的代价将传统的政治文明遗产带入
现代社会,保留了大部分习俗,并为之赋予了新的生命。同时,英国也培
育了人民对国家的情感,因为君主是人们看得见的国家象征,在王室恢
宏的仪式中,人们能够切身地感受到国家的威严与荣耀。 然而,君主制
因其对贵族身份的保留而时常受到诟病, 特别是在面对共和政体的平
等原则时,似乎君主制下很难形成一个平等的社会,人们也几乎无法凝
聚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整体。
到了 19 世纪,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自然权利理论中天然的个体
主义倾向被放大,造成资本家对劳动工人的剥削,人们开始呼唤一种基
于公共利益的新理论以重新凝聚社会力量。 在这种情形下,英国思想家
开始为君主立宪制寻找社会理论的支撑。 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了保守
主义的社会主张,或是将其掩盖在传统习俗之下,当作旧时代的遗产予
以清理,或是只在政治理论中保有零星的社会思想萌芽。 总之,人们并
不认为“社会”这一新兴概念与保守主义有实质的关联。 但实际上,“英
国社会”的提出正出自宪制理论,保守主义者不满足于自然法意义上的
社会契约论,认为“英国社会”是由历史和习俗经过制度化演绎而形成
的独特的政治传统和政治表达。
柏克和白哲特的政治主张被弗雷泽继承并加以发展, 弗雷泽的研
·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