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9 - 《社会》2025年第2期
P. 219
社会·2025·2
一的可能性, 进而打开了对资本主义与现代秩序之内在困境展开批判
的理论空间。 于是,这些法国学者重新把英美学者对涂尔干社会学理论
的解释拉回到法兰西文明的思想与社会语境之中, 并由此深入理解涂
尔干社会学的政治关怀。 就此而言,一种更强调涂尔干社会学背后的思
想与社会语境的研究路径, 为我们理解上述学者关于涂尔干行动社会
学的分歧提供了线索。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涂尔干的思想既
受到圣西门的实证主义哲学与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也受到“世
纪末氛围” 下欧洲大陆以叔本华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和以詹姆斯为代表
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Me觢trovi'c,1988;Gross,1997)。 正如将自身
界定为一个理性主义者那样, 涂尔干在哲学思想上对当时盛行的意志
论思潮的吸纳, 蕴含着他希望对法兰西文明中根深蒂固的笛卡尔思维
进行改造以回应时代需要的诉求。 另一方面,一些研究更直接地关注到
涂尔干在学术生涯的主要时期所处的政治语境。 普法战争的失败与法
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是涂尔干开展社会学事业的重要历史背景。 新
生的共和国希望建立一种理性主义哲学来巩固世俗秩序以及应对天主
教 保 守 宗 教 势 力 的 攻 击 , 涂 尔 干 本 人 正 是 这 一 使 命 的 重 要 担 纲 者
( Jones,2001;科塞,1990)。
学界对涂尔干著作史的认识多遵循帕森斯 1937 年在《社会行动的
结构》中的分析。 此书将涂尔干的著作总体划分为以早期的《社会分工
论》为代表的实证主义阶段和以晚期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为代表
的唯心主义阶段。 根据卢克斯(Lukes,1972:561-590)对涂尔干著作年
表的整理,本文尝试以“行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将涂尔干思想的发展
分为三个主要时期。首先,一般认为涂尔干的早期思想以《社会分工论》
《 自杀论》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为代表,本文则将重点放在既有研究
相对忽视的涂尔干早年在德国考察时留下的报告 《德国的道德实证科
学》之上,希望突破对涂尔干作为“实证主义者”的僵化理解,凸显其关
注现代个体之行动维度的隐含线索。 其次,涂尔干中期思想涉及他对道
德教育问题的关注,例如《道德教育》《教育与社会学》等授课讲稿,同
时,《道德事实的确定》《价值判断与实在判断》等论文也呈现了“理想”
概念在涂尔干行动理论中的重要性。 最后,教育思想只是涂尔干建构行
动社会学的过渡阶段,对“行动问题”更为成熟的理解见于其晚期对宗
·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