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社会》2025年第1期
P. 74

“像正常人一样”: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与感染者日常生活的建构

                常,指标“异常”即免疫功能可能处于低下的状态。                       5  按照医学的标准,
                    +
                                                                    +
                CD4 T 淋巴细胞的“正常标准”为 500-1600 个/μL,当 CD4 T 淋巴细胞
                计数 < 200 个/μL 时,生物医学即判定患者进入“艾滋病期”(中华医学
                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 根据这一
                划分可以看到,从确诊感染开始,“抗体阳性”就永远刻在了感染者的身
                上,医学再也无法将其视为“正常的人”或“标准人”。 但在指标低于正
                常值之前, 医学不会将感染者与病人等同, 因为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
                疗,感染者仍可“像正常人一样”。 在这里,抗病毒治疗作为生物医学的
                干预方式而与“正常的身体”密不可分,其目标之一就是让感染者恢复/
                保持一个“正常的身体”,而感染者要想拥有“正常的身体”就必须尽早
                接受抗病毒治疗。         6  同时,这种治疗必须“规范”,也就是符合医学的各

                种要求,其核心是“依从性”(如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保持与医嘱
                一致的行为等)。
                    根据诊疗指南,在“规范化治疗”的要求 中,感染者首 先 必 须 严 格
                按照要求“按时按量”服药,调整用量、停药等行为会造成“严重后果”,
                是不被认可的。 其次,感染者必须定期接受身体情况监测,检查这一阶
                段的治疗效果,判断身体在药物的作用下是否处在“正常”的状态。 最
                后,当出现不良反应时,患者应当与专业的医生协商解决而不是自行
                处理或调整。 也就是说,感染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处于从属
                地位,需要服从医学的权威。
                    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 感染者对于自己身体正常与否的判
                断首先会受到生物医学的影响,在医学的规范化权力面前,他们很难不
                按照医学设定好的逻辑来理解自己的身体。 换句话说,人们在判断自己


                                                                 +
                5. 根据《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 年版)》(下称“诊疗指南”),CD4 T 淋巴细胞是 HIV
                感染最主要的靶细胞,人体感染 HIV 后,该细胞数会出现减少,细胞免疫功能会出现受
                                  +
                损。 根据诊疗指南, CD4 T 淋巴细胞计数是判断疾病进展、临床用药、疗效和预后的重
                要指标,感染者需要频繁对该指标进行检测,包括需在抗病毒治疗前进行 1 次检测,此
                后每 3 个月进行 1 次检测,治疗后 2 年内每 3-6 个月检测 1 次。
                6. 正常的身体并不等于正常的人,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大多数感染者只要规范服药、定
                期检查都可以“带病正常生活”。 也就是说,虽然他们因体内无法清除的病毒而不被医学
                认定为“正常的人”,但由于接受了医学干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他们的身体状
                况依然可以被视为“正常的”。


                                                                          · 67·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