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社会》2024年第4期
P. 54

优绩主义陷阱的本土检视:从“上下有别”到“先赋应得”

                的,大家的起点就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对这个已经没什么感觉了,不公
                平、‘不应得’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常见、也很容易接受的现象。 ”E10 则说
                自己已经“见怪不怪”。 尽管还有一些学生并没有自然而然地接受出身
                差异, 但由于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人相较于欧洲人更加尊重权威和
                顺从(具海根,2004:8),他们也会出于主流文化的压力而采取回避的道
                德态度,比如 E5 使用了“忌讳”一词:“其实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太过于
                敏感的一个话题……虽然有人自己背地里可能会有这种想法, 但是他
                不会过度地、深层次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我说出这些话时心里
                也是有点忌讳的。 ”
                    学生们的“先赋应得”观念不同于西方社会。 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反
                应得”理论( desert鄄less)指出,人与生俱来的社会境况和自然禀赋(即出
                身和天赋)并非自身努力的结果,因而是“不应得”的(李石,2021:48-
                49;罗尔斯,2009:79)。 近代以来,在西方社会,平等主义价值观成了难
                以撼动的意识形态基础。 尽管 19 世纪中后期,基因病理学热衷于寻找
                某些种族先天智力落后的科学证据,甚至 1996 年出版的引发政治风波
                的《钟形曲线》(The Bell Curve)一书论证了“黑人智力低于白人”的观点
                ( Herrnstein and Murray,1996:276),但是西方人仍普遍将承认遗传基因
                对后天社会成就存在影响视为对平等主义价值观的违背 (哈登,2023:
                248)。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反对基因病理学的研究者们力图通过心理
                实验证明种族间并不存在基因和智力差异(汪卫平、魏峰,2022)。 西方
                优绩主义观念正是建立在上述这种不可撼动的“反应得”的平等主义价
                值观之上, 认为人们不应基于其无法控制的因素而得到奖励或受到阻
                碍(桑德尔,2021:11),这种只需依靠个人能力就能获得成 功 的信 念 ,
                对 维 持 美 国 现 有 社 会 秩 序 具 有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卡 拉 贝 尔 ,2014:
                716),当不平等的现实同优绩主义和平等主义价值观相 悖 时 ,会 引 发
                社会不稳定。
                    然而,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大学生们倾向于持有另一套
                观念:只要是顺其自然的即个体被动获得的,就是“应得”的。“先天获
                得的东西,那就是“自然”赋予你的,你就应该去得到……我认为,所有
                的东西只要是它顺其自然地发生了, 没有特意地去违背世俗道德、伦
                理、自然规律或者法律人情之类的,那么你获得的这个东西就是你应得
                的。 ”( J22)“是家庭选择了他, 天赋选择了他, 所以他就是应得的。 ”


                                                                          · 47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