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社会》2024年第4期
P. 50
优绩主义陷阱的本土检视:从“上下有别”到“先赋应得”
对独立性(李静,2014:38),主观社会阶层越高越倾向于个人归因(王晓
磊,2018)。 从客观社会阶层到主观社会阶层的转变,突出了社会心理学
中另一个概念即“相对剥夺(感)”的重要性(默顿,2008:52;熊猛、叶一
舵,2016)。 研究显示, 贫富外归因与相对剥夺感呈正相关 (丁倩等,
2019)。 美国社会学家拉蒙(Lamont,2000:4)的定性研究也支持了上述
结论,美国黑人尽管更全心全意地相信美国梦,但是他们对贫困的解释
比白人更具结构性。
社会阶层心理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上下有别”现象,然而,其
研究结论默认某一群体的归因图式是一成不变的。“上下有别”这一概
念的贡献在于,它揭示了一些归因细节,强调了归因图式的可变性:同
一主体对不同的客体就同一个事件运用了不同的归因图式, 即在归因
不同对象时使用了“多重标准”。
笔者进一步分析发现, 精英学子在归因自己时之所以比归因对方
时更倾向于结构性或情境性解释而非个体性解释, 一个潜在原因可能
是, 精英学子面对研究者的提问, 可能会出于赫尔穆特·舍克( Helmut
Schoeck)所说的“避免嫉妒”的社会心理,而将自我成就归因于非个体
性因素。“避免嫉妒”的社会心理在中国文化中生发出“谦虚”的德性,
如《道德经》中所言:“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舍克,
1999:133)一个显见的证据是,精英学子在归因对方时通常将个体性因
素置于主导地位,但是在归因自己时通常会把非个体性因素放在首位,
6
对个体性因素往往轻描淡写, 且部分学生比较强调外在的运气因素。
上述话语逻辑或许恰恰体现着“功遂身退”的伦理规范。 比较典型的如
J20:“我觉得首先跟我在 H 市出生其实是有关系的,我是在一个省会城
市,然后它有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从小也是一路非常幸运,然后师资力
量都是挺好的……总体来说, 我觉得我已经非常幸运……我不能把这
个成功太多地归因于我自己的努力。 ”
回到文章开篇提出的核心问题: 优绩主义陷阱在中国有何不同于
桑德尔等西方学者论述的特殊性。从迈克尔·扬到迈克尔·桑德尔,优绩
主义陷阱一直以来被许多学者所刻画。 然而,与这些学者的理论假设不
同的是,“上下有别”的归因偏差现象恰恰说明,中国精英学子并没有过
6. 精英学子组中共有一半的被访者(12 个)比较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点,包括 J2、J3、J5、
J6、J11、J12、J15、J16、J20、J21、J23 和 J25。
·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