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社会》2024年第4期
P. 43

社会·2024·4

             位 城 市 籍 学 生 分 别 是 E1、E10 、E11 和 E15。
               访谈的目的是获得个体的直觉性归因,因此,提问方式必须经过精
           巧设计。 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努力以保证访谈的效度:(1)访谈前,我们
           以“高考”为主题邀请被访者,在访谈的主体部分结束后,研究者会就更
           为深入的话题与被访者进行更加开放、坦诚和深入的交流,以确保归因
           过程的直觉性。 ( 2)研究团队成员既有精英学子的身份,也曾有二本学
           生的身份,无论在访谈哪一类对象时,访谈者都可以通过选择性表露身
           份,使被访者在归因时减少因访谈者和被访者身份差异而产生的顾虑。
           ( 3)起初,我们在访谈时的提问顺序是先让被访者归因自己、再归因对
           方,但随着研究的推进,我们转换了提问顺序,即先归因对方、再归因自
           己。 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归因顺序影响个体归因时的直觉性程度,因为访
           谈越深入, 个体的直觉性程度越弱, 被访者结构化思考的成分就会增
           多。 (4)为判断被访者已有知识基础是否对其高考归因构成影响,在访
           谈的第二阶段研究者会判断被访者是否具有社会学相关或优绩主义相
                         4
           关的知识基础。 (5)在资料收集和分析的循环推进过程中,笔者对原样
           本追加访谈甚至通过理论抽样追加新样本,以尽可能排除竞争性解释,
           追求理论饱和。
                四、 精英学子和二本学生对高考结果的归因图式


               笔者将访谈资料分为四大模块分别进行归纳编码, 并依据访谈对
           象对相应因素的直觉性程度,计算每一模块中每个因素的示意分数。                                5
           计算示意分数的目的是揭示可能存在的趋势, 示意分数只是用来绘制
           定性示意图,并不具有精确的度量功能。 为此,笔者依据示意分数对不


           4. 在所有访 谈对象 中,J20、J23 拥有 相关知 识基础 :J20 了解过 桑德尔 的相关 著 作 ,J23
           三年前学习过罗尔斯的相关理论。
           5. 示意分数的计算方法: 若一位被访者对于某一个因素的直觉性程度较高 (第一反应
           想到的)则计 1 分;若直觉性程度低(访谈后期才想起的、认为不重要的或是在适当追问
           后才补充的)则计 0.5 分,以模块为单位累加每个因素的得分,再除以每组人数,计算出
           每个模块中每个因素最终的示意分数。 举例而言,J11 在归因对方时一开始便明确提到
           家庭因素,则为“精英学子归因对方”模块中的家庭因素计 1 分;J8 在归因对方时经研究
           者追问并进行思考后才想起家庭因素,则计 0.5 分,最后将所有精英学子在归因对方时
           家庭因素的得分累加( 14 分),再除以精英学子组的人数(城市籍精英学子 23 人),得出
          “精英学子归因对方”模块中家庭因素的示意分数( 0.609)。

           · 36 ·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