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社会》2024年第4期
P. 41

社会·2024·4

           进行资料收集,这也有利于研究者感知研究对象在归因时的情感状态,
           捕捉其情感背后的道德认识。
               研究样 本 的选 择 采 用 目 的性 抽 样 的方式 。 抽 样 基 于 以 下 标 准 进
           行:(1)教育领域优绩主义的个人主义归因偏误强调“能力+努力”作为
           教育获得的条件,而忽视了符合教育再生产假设的因素。 因此,要检视
           优绩主义陷阱,就需要寻找符合教育再生产假设的样本,即“高社会出
           身—高教育获得”和“低社会出身—低教育获得”的学生。 ( 2)考虑到
           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宰制性影响,低社会出身和高社会出身分别被操
           作化为农村户籍和城市户籍。 同时,为控制学历变量,我们将教育获
           得水平限定为普通高等教育。 (3)两类群体之间的“距离”越大,其归
           因图式之间的差异可能越大, 收集的资料越能检视相关研究问题,故
           本研究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方法:笔者将考取中国大学排名前十的高校
           定义为高教育获得(综合当前流行的中国大学排名而定),将考取民办
           二本院校定义为低教育获得。 综上所述,两类样本分别为:考取中国大
           学排名前十高校的城市籍学生(后文简称“精英学子”),考取民办二本
           院校的农村籍学生(后文简称“二本学生”)。 研究问题的操作化路线如
           图 3 所示:























                                图 3:研 究 问 题 的 操 作 化 路 线
                注 : 图 中 “Ⅰ 比 较 ” 代 表 组 内 比 较 , “Ⅱ 比 较 ” 代 表 组 间 比 较 。 本 研 究 的 资 料
             分 析 步 骤 是 先 “Ⅰ”后 “Ⅱ”。



           · 34 ·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