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社会》2024年第4期
P. 173

社会·2024·4

           生活对人类而言乃是“固有的、自然的”,不是利害权衡之后主体算计、
           选择的结果。 也就是说,在沙夫茨伯里看来,人的社会性乃是自然固有
           的、非反思性的,这无疑就取消了自爱算计的运作空间。
               伴随这些自然缺陷而来的社会生活并非仅具有保护个体免遭侵害
           和其他厄运的消极意义,它也是人类一切自然情感和责任义务的来源。
           因此, 沙夫茨伯里借特奥克勒斯之口激动地说道:“作为这么多好处的
           缘由,还有什么比这种缺点更幸运的呢? 还有什么比这样一种被如此丰
           富地弥补和由如此多的乐趣所补偿的缺陷更美好的呢? 现在,如果还有
           人对主张一种独立的权利不感到羞耻,并否认自己天生就是社会性的,
           倘若自然在另外的方面补足了这些缺陷的话,他们还有什么羞耻心呢?
           他们还会想到什么义务或责任呢? 他们对父母、法官和自己国家或同类
           还会有什么尊重或崇敬吗? 他们那富足和自足的状态不会更容易使他
           们丢弃本性,否认他们之被创造的目的和创造者吗? ”( Ⅱ.309)人的自然
           社会性正是用以弥补其自然缺陷的,因此,人们应该在与他人有着多重
           伦理关联的社会生活中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尊重父母、法官、国家
           及人民;而非自以为可以独立自足,放任自己的个体性欲望膨胀到目空
           一切的地步。
               因此,在沙夫茨伯里看来,作为人类的一种自然属性的社会性,并
           非天然具有一个自爱的内核,或者说,并非作为自爱这一根本动机的手
           段而存在。 这也是后来苏格兰启蒙学派道德哲学一个重要的理论生长
           点。 尽管沙夫茨伯里这一整套人性论有神圣秩序观念作为背景,但这一
           理论主张本身也是经验观察和分析的结果, 反过来为神圣秩序观念提
           供了论证。这一思想在沙夫茨伯里的道德哲学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正
           是在人的社会性带来的社会生活之中, 自然情感、 共同感与道德感官
          (详见下文)作为构成道德秩序的普遍自然人性基础及相应的社会心理
                                         12
           机制,也就为道德秩序的非功利性 (disinterestedness)(Ⅰ.98)基础及社会
           本身的自足性提供了关键支持。
               沙夫茨伯里的社会性概念与此前的格劳秀斯和普芬多夫的社会性
           概念相比,最大的推进在于其中的自爱内核被极大程度地去除了,尽管

           12. 非功利性是沙夫茨伯里思想中最具原创性的概念之一, 他最早主张非功利性作为
           善和美的根本属性这一理论,并且认为“美和善是一体而同一的”(Ⅱ.399)。 这种将美和
           善联系起来讨论的思路也被哈奇森所继承。

           · 166·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