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社会》2024年第4期
P. 178
现代道德秩序及其自然人性基础:沙夫茨伯里道德哲学的社会理论意涵
44)。 15 通过道德感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的行为形成判断,也借
助他人对自己进行反观自省,从而使得人与人相互成了彼此的镜子。 甚
至,我们可以将这一外在机制内化到自我心灵之中,构成“自我的两重
人格”( Ⅰ.185),其一是严苛的审判员,另一个则是被审判者。 在这一内
心的法庭中, 道德感官使我们得以自我审查和自我剖析 (Ⅰ.185-186、
195-196)。 显然,这是后来斯密的“无偏旁观者”作为“内心法庭的审判
员”机制的先声。
沙夫茨伯里描述的道德感官显然不是以自爱或利益作为最终原则
的,如沙夫茨伯里所说,好善恶恶作为道德感官的本性,其形成直觉性
判断之前是没有利害盘算的余地的。 这一理论同样意味着,单靠纯粹理
性的指引是无法建立道德秩序的, 只有在人与人之间有机的共同生活
中,才能形成自然的道德秩序。
实际上, 沙夫茨伯里对道德感官的阐述, 直接催生了后来哈奇森
( Hutcheson,2004:23-25)将道德感官视作一种与感知色、声、香、味、触
的“外在感官”(external sense) 同样与生俱来的“内在感官”(internal
sense)的基本思想。 虽然沙夫茨伯里并未就此展开细致论证,却为哈奇
森建造其宏大的理论大厦构筑了基本框架并提供了初步蓝图。 当然,这
也意味着,后来斯 密( Smith,1984:323)对于 哈 奇 森 的道德感官理论因
过度诉诸一个虚设的生理机制而无法摆脱个体主观性的批评也适用于
沙夫茨伯里。
至此,我们发现,洛克为了批判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论而发展的
一种极度抽象干瘪的人性论, 被沙夫茨伯里以其普遍的共同感和道德
感官等思想充实了富有生命力的内容(Uehlein,2017)。 沙夫茨伯里也正
是通过对共同感和道德感官的讨论, 为道德秩序建立起了普遍自然人
性基础, 而人类天然的非自爱的社会性正是经由这种共同感和道德感
官的社会心理机制,才使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成为可能。 尽管沙夫
茨伯里并未充分细致地阐明其理论, 甚至未能有效消除其中诸多含混
之处,但他的理论工作为哈奇森建造其理论大厦构筑了基本框架,并通
15. 当然,沙夫茨伯里也指出了这种先天自然的道德感官确实存在被后天环境(他称之
为“第二自然”)影响甚至破坏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他强烈地批判独断专横的宗教
权威和独裁专制的暴政统治之恶( Ⅰ.106-107)。 这也是他强调自由、宽和的公共领域之
必要性的重要原因。
·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