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社会》2024年第4期
P. 172
现代道德秩序及其自然人性基础:沙夫茨伯里道德哲学的社会理论意涵
说因为拒绝将“社会性”认作人的自然属性,以至于既不“自然”,也不
能构成一种“状态”,更是无法持续存在的(Ⅱ.312-316)。 因此,沙夫茨
伯里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状态”必须以人的社会性作为前提:
他有漫长而无助的婴儿时期,他有脆弱而裸露的身体,因
而更容易成为猎物,而不是依靠猎食其他生物生活。 不过他也
不能像那些食草动物那样生存。 他必须有比野生草木更好的
给养和更多样的食物,必须有比荒凉天地更好的住所、衣服。
他还必须有多少其他的便利呢? 两性需要怎样的联合和更紧
密的交往才能抚养哺育其幼弱的后代? 人肯定不会拒绝这样
的社会,这一社会对于每一种被捕食的野兽来说都是固有的、
自然的。 而且,我们能在赋予人这样的社会品质的同时没有更
多要求吗? 他成双成对,关爱和陪伴他的伴侣和后代,同时却
完全野蛮,不会说话,没有储藏、建筑的艺术和其他经济体系
(这些对于他就像对于海狸或蚂蚁、蜜蜂一样肯定是自然的),
这可能吗? 因而,一旦开始这样生活,他在哪里能脱离这一社
会呢? 因为早在社会形成的时候,他就开始这样生活,并发展
成为家庭,这是显而易见的。 难道这不是必然发展成为部落?
这部落又发展成为民族? 或者说,尽管只是保持为部落,但并
不是为了相互防护和共同利益的社会? 总之,如果繁衍是自然
的,如果自然情感和对后代的关爱和抚育是自然的,人以及具
有如今这样的面貌和体格的造物处于这种情形中, 那么结论
便是,社会对于他也是自然的,并且,没有了社会和共同体他
绝不能、也永远不能生存下去。 ( Ⅱ.317-319)
沙夫茨伯里对其自然状态学说的阐释是从人类体质的自然缺陷开
始的。 在他看来,人类与多数其他物种极为不同之处在于,人类不像其
他物种那样“一生下来就能自立,很敏感,很活跃,知道躲避危险,寻找
有利的东西”,反而“最无能、最虚弱、最娇嫩”。 然而,正是这种自然缺
陷“促使他更加坚定地进入社会,迫使他承认他是有意地而非出于偶然
才被构造成理智的与合群的( rational and sociable),若非处于友善的交
流和交往这种自然状态中,他就无法长大或生存下去”( Ⅱ.308-309)。这
并非像普芬多夫主张的那样因为社会生活有利于人类的自我保存,所
以社会性才是人性的必要成分。 而是通过这样的经验事实来说明,社会
·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