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社会》2023年第3期
P. 135
社会·2023·3
营成为地方上的头面人物。 CZ 在民国时期是 LC 的雇工,除了自己生产
茶叶外,也负责在茶季结束后帮 LC 挑茶叶到漳州售卖。 这些在早年间
就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的人员,成为集体生产时期的技术骨干,其他村民
则通过他们习得了相关的制茶技艺。
一般的农户有机会向这些身怀技艺的人学习制茶, 首先得益于闽
南地区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亦农亦商家户的特殊定性。 由于这些茶
商同时也具有农民的身份, 政府认为他们对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有
不利的影响,因此,在 1956 年将其完全转业成农民。 虽然这些人完全被
转化为农户,但茶叶生产得到了保留,所以“生产队时期,原来做茶的人
就被拜为师傅”(访谈资料,220617YRR)。 17 另外,当地农民的阶级划分
主要依据土地及雇工情况而非财富, 因此很大一部分农商户虽然在经
济上有所富余,但在 1956 年的对私商改造中,被划为地主兼商业成分
以及富农成分的茶商户只占安溪所有茶商户的 24%。 18 !山后角落的茶
商及制茶农户并未被划分为地主及富农成分,因此,在生产队内,队员
之间并不存在交往上的顾虑。
那么,为何这些身怀技艺之人愿意义务向其他成员分享和传授技
艺?这一方面源于村落中一直存在的互助传统,“以前邻里之间,你要是
去请教也会教你,只是那时候没有茶园,也很少有人能够买地种茶”(访
谈资料,220616YJM)。 更为重要的是,在经由土改、合作化运动之后,很
多人对于政治的顾虑压过了对经济的考量, 甚至生产队长会认为那时
的人们“ 根本没有什么经济意识……就是说他们的思想里已经没有这
是我的独家技艺,我需要依靠它来提升家计的想法,不过事实上也没有
这样的机会提供给他们”(访谈资料,220617YRR)。 但这并不意味着队
长可以没有经济头脑, 有经济意识是作为生产队长的责任,“有些小队
的队长比较没有责任心,农闲就不了了之;而大家有集体意识,开山种
茶,一起把茶做好了,收购价高,这样大家工分值就比较高” (访谈资
料,220617YRR)。
17. 这与艾约博(2016)在四川夹江县所看到的农商户分类有所不同。 在夹江造纸区,原
本工农一体的家 户被分 成两种 阶级———工人 和农民———工 农业分 离被不同 组织分 管,
这使得工农分了家,村庄里和家庭内出现了有技能的人和无技能的人的分野。
18. 参见:《1955 年对私改造工作总结报告及 1956 年安排意见》(安茶资字第 2 号),1956
年 1 月,国营安溪茶厂档案资料。
·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