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社会》2023年第3期
P. 131

社会·2023·3

           发,是因为发现村庄以前那些生活比较优越的地主基本上都是做茶的,
           当时国家也在进行茶叶统购换取外汇, 做茶这个方向不会错(访谈资
           料,220329YRR)。 在确定发展茶产业的基本思路之后,他就开始组织社
           员利用农闲的时间开发茶园。 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山后角落一个茶
           季最多可以生产十多担,少则七八担,一年产四季即有四五十担,成为
           大队乃至公社范围内产茶最多的生产队(访谈资料,210426YJC)。
               山后 角 落 茶 园 的 发 展 得 益 于 20 世 纪 60—70 年 代 生 产 队 长 的 决
           策,但该决定的实现并非毫无阻力。 由于农忙时期需要组织粮食生产
           与收获,开山种茶便安排在每年的 6—7 月份和 12 月份。 通常,在每年
           的农闲时期,当地各个角落的村民会出门做工(如做木工、做竹编、修
           理物什等)以补贴家用,这意味着生产队长在农闲时组织开发茶园的
           决定,需要改变当地村民原有的家计习惯。 当时出门做小工一天能挣
           1—2 元,而且做工是包 吃 住 的,无 需 自 己 额外 负 担 费 用 ,这 样 出 门 一
           个多月差不多能挣百来块钱(访谈资料,220616YJM)。 而一个男性壮劳
           力参与开荒最多挣 10 个工分,一个工分通常只有几分钱,一天下来只
           有几毛钱的收入。 虽然在决定利用农闲开茶园之前并非家家户户都出
           门做工,但既然决定集体开茶园,限制队员在农闲时出门做工就成为
           了必要。
               生产队长采取“制度约束”辅以“思想教育”的方式,以保证出工率
           和生产效率。 用队长的话说,当时的制度是“硬邦邦的”,要求农民一个
           月至少要出工 25 天,同时,强行外出做工的家户要交一笔副业款,副业
           款的金额由队员一起商定,最高的时候一年的副业款是 280 元。 这样一
           来,“他出去不一定合算, 况且他的家庭还是得靠队里生产的粮食 生
           存”;另一方面,“硬邦邦”的制度需要靠“软教育”,即对队员进行思想
           教育,“那时候就是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大家爱集体,三天两头开会,
           群众大会起码一个月两次”,因为思想教育做得很到位,所以“农民就会
           自觉,知道种田开山叫任务,是农民的责任”(访谈资料,220617YRR)。
           仍然要发展副业的队员只能白天出工、晚上做点小物件,在休息日或者
           圩日 (赶集的日子)去做买卖(访谈资料,220617YFR)。 通过软硬兼施的
           策略,茶园顺利在集体化时期得到发展。
               2. 品种选择上的因地制宜
               生产队长除了决定发展茶园之外,也决定了茶园种植的品种。虽然


           · 124·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