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社会》2023年第3期
P. 140
集体制与家户生产
日农村产业发展所根植的制度传统及其动力之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艾约博.2016. 以竹为生: 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 20 世纪社会史 (1920—2000)[M]. 韩
巍,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毕竞悦,等. 2021.中国“差生”逆袭:一个山区县的发展求索[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陈支平. 2010.近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弗里德曼,莫里斯. 2000.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弗里曼,等. 2002.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陶鹤山,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高默波. 2013.高家村:共和国农村生活素描[M].章少全、喻锋平,等,译. 中国香港: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社.
高原. 2018.工业化与中国农业的发展:1949—1985 [J]. 中国乡村研究(1): 196-217.
葛学溥. 2011.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M].周大鸣,译. 北
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郭于华. 2013.受苦人的讲述:骥村历史与一种文明的逻辑[M]. 中国香港: 香港中文大
学出版社.
傅衣凌. 1989.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韩丁. 2008.深翻:中国的一个村庄的继续革命纪实[M].《深翻》翻译校 订组,译 . 北京:
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
黄树民. 2002.林村的故事:1949 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M].素兰、 纳日碧力戈,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黄宗智. 2016.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野 [J]. 开放
时代( 2): 11-35.
李洁. 2011. 对乡土时空观念的改造:集体化时期农业“现代化”改造的再思考 [J]. 开
放时代( 7): 97-113.
林馥泉. 1943.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M]. 福州:福建省农林处农业经济研究室.
林毅夫. 1994.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
罗必良. 2019.劳动监督、隐性退出与公社制度效率———来自湖北省余川人民公社的经
验证据(1957—1975) [J]. 学术研究(10): 85-97.
孟庆延. 2012.“生存伦理”与集体逻辑———农 业集体 化时 期“倒欠 户”现象 的社会 学考
察 [J]. 社会学研究(6): 172-191.
桑坤. 2020.技“宿”乡土间:农业技术与农民关系嬗变———基于华北一个村庄的经验研
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25-37.
王铭铭. 1997.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
王铭铭、孙静. 2016.物与人:安溪铁观音人文状况调查与研讨实录 [M]. 厦门大学出版社.
肖瑛. 2022.从形式到实质:社会学研究的“更进一步”[J].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1): 4-17.
颜燕华. 2022.农产品市场链及其社会关系基础———以清末民国时期茶叶外贸的中间商
为例[J]. 社会学评论(5): 238-256.
应星. 2016.“把革命带回来”:社会学新视野的拓展[J]. 社会 36(4): 1-39.
张江华. 2007.工分制下的劳动激励与集体行动的效率[J]. 社会学研究(5): 1-20.
张乐天. 2005.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郑振满. 2009.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朱晓阳. 2018.从乡绅到中农[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5(1): 55-74.
庄孔韶. 2016.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变化变迁(1920—1990)[M]. 北京: 生活·读书·
·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