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社会》2023年第2期
P. 84

工业遗产与地缘政治中的“东北接收”(1945—1948 年)

                官僚为主的人事特点决定了国民党始终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路线来处理
                区域内工业资产。
                    与此同时,在国民党军政组织的人事安排中,地域常被视为党派斗
                争的关键要素(金以林,2016)。           43  然而,在接收东北的人事布局中,国民
                党高层有意规避了军队和党部中随迁东北籍元老掌握实权的现实,将
                他们以宣慰使的身份选入政治委员会,赴东北参与接收。 东北行营主任
                的人选最初拟定由与东北关系深厚的沈鸿烈担任, 但因苏方拒绝与奉
                系东北军牵涉过深的人员参与接收,最终改由熊式辉担任该职 (熊式
                辉,2010:293-294)。 由此看来,东北接收人选的确定既由国民党内派系
                斗争决定,更早已深陷国民党与苏联的关系之中。
                    东北行营的组织架构分设政治和经济两块, 其中既有对东北作为
                一个历史整体的斟酌,亦有避免东北行政体制迥异于关内的考量(黄家
                廉,2010:22)。 然而,该组织形态具有两重张力:一是接收中的多头分工
                使军政与经济间容易产生冲突; 二是区域一体和关内关外一体背后的
               “块”与“条”之间存在潜在的紧张关系。 尽管随着苏军的撤离,第一个
                紧张———主权接收和经济复员之间的紧张———暂时被化解, 第二个矛
                盾———即保存东北工业体系完整的目标与区域经济秩序的恢复之间的
                矛盾———逐渐凸显,并在战事的催化下,使国民党的接收走向失败。
                    (二)战和之间:“行”不通的经济复员方案(1946 年 1 月—1948
                年初)
                    1946 年春, 苏军自南向北撤出东北全境, 国民党开始加速推进以
                工业复员为主的经济接收,该事项同时由东北行营经济委员会(以下简
                称经委会)与统管战时后方重工业的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资委会)负
                   44
                责, 以张嘉璈、 孙越崎等为代表的技术官僚是主要力量。                          45  国民党经
                43. 北伐战争前,这体现为不同省籍出身的国民党高层针对继承正统的争夺;北伐战争
                后,则主要表现为蒋介石对地方实力派的笼络与警惕。
                44. 资源委员会的前身是 1932 年由中华民国参谋本部成立的国防设计委员会, 于 1935
                年 4 月与兵工署资源司合并为资源委员会,隶属于军事委员会,由蒋介石兼任委员长,
                翁文灏、钱昌照负责主要运作。 1938 年 2 月,资源委员会改由行政院经济部主管。 1946
                年 5 月,其脱离经济部管辖,直属行政院,由钱昌照任主任,孙越崎任副主任,主要负责
                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动员开发,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重工业的主管部门。 简言之,资委会可
                视作国民党在战时统管战后工业接收的全国性组织机构,详见:薛毅,2005。
                45. 孙越崎于 1945 年 9 月被行政院经济部任命为东北区特派员, 但由于战后(转下页)


                                                                          · 77 ·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