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社会》2023年第2期
P. 43
社会·2023·2
5
同志劝服, 而是继续推进他在五四时期就开始的道德结社和公民教育
事业(李良明、钟德涛,2006:182)。
四、 五四时期的道德结社
(一)都市中的互助社
1917 年暑假,恽代英与朋友赴庐山牯岭参加基督教青年会夏令营,
考察基督教真义、学习青年会的组织法,返回后便成立了“互助社”。 基
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是1844 年在伦敦发起的
全球性组织,最初旨在拯救英美工业革命后堕落的道德秩序。 青年会从
英国传入美国后逐渐与美国的社会福音运动结合, 后者认为拯救个人
需要同时拯救社会系统, 让神的正义秩序在人间实现 (邢军,2006)。
1885 年,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 武汉的青年会于 1912 年在汉口建立,
该会设置了借阅室、英文夜校、演讲厅等福利教育设施,供一般青年使
用。 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常弱化传教色彩,以社会服务、社会福利为名,
因此受到城市中热衷公益慈善的绅商欢迎。 尽管不信仰宗教,恽代英长
期与青年会接触,在其影响下阅读了许多基督教读物,在青年会夜校做
义务补习。
1917 年夏令营与基督教徒在庐山“听泉看云”的经历似乎让恽代英找
到了遗失许久的“灵性经验”,体会到“灵性求索”带来的平静、完满之感:
登山时,每想及奔扬《天路历程》一书,及至山中,则入桃
源,隐居之乐盖如此夫! 罗马教牧某言,老子所云,视之不见,
谓之夷;听之不闻,谓之希;搏之不得,谓之微。 希、夷、微,即耶
和华也。 其音近而不闻、不见、不得,亦与上帝为灵义同,犹太
5. 党史领域的研究多认为陈独秀对恽代英和利群书社社员的转变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是
1920 年秋陈独秀委托恽代英翻译了考茨基的 《阶级斗争》, 可能影响了恽的思想; 二是
1920 年 12 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文批评恽代英《未来之梦》这篇文章,可能让他醒悟
到自己的错误。 笔者认为,陈独秀的影响可能是重要的,但不一定是决定性的。 从时间上
看,1920 年 10 月到 12 月底, 恽代英发表的文章以及他与刘仁静的通信中仍表达了对社
会主义革命的疑虑。 1921 年 7 月,恽代英选择回武汉与利群书社成员创办共存社,而没有
与武汉共产主义小组联系。 共存社的宗旨里还涉及修身明德的内容,这是当时的共产党
组织所没有的。1921 年底,共存社派林育南到苏联开弱小民族会议,共存社并未被计入中
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而被列为“共产主义的组织”(杨奎松,1994)。 如果陈独秀在 1920
年与恽代英的接触真的起到决定性影响,为何他迟迟不与陈独秀主导的党组织联系呢?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