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3 - 《社会》2023年第2期
P. 203

社会·2023·2

           钱、跟不同的人说话、使用电话、挑选影片等,在他看来,这些知识或常
           识是“事关生老病死的共同问题”,“所有人都可能真正掌握,所有人都
           在运用”,因此蕴含了“一种共同的历史”。 日常知识也可以是在集体生
           活中得到充分检验且为社会向我们表明的东西。
               在 伯 恩 斯 坦( Bernstein,2000:160)看 来 , 除 了 科 学 知 识(“垂 直 话
           语”),诸如涂尔干提出的满足日常生活实用目的的技术分类(“水平话
           语 ”)也 能 从 知识在生 产 、流 通 、传 递 时 的 客 观 联 系 中辨 别 其“专 断 基
           础”。 所谓专断基础, 并不像布迪厄所定义的那样指优势群体占有、转
           换、维系特定利益的“文化专断”,而是指主宰知识结构化的社会集体力
           量。 伯恩斯坦( Bernstein,2000:158)认为,尽管社会成员所拥有的日常知
           识(策略组合及其潜在的策略,即“曲目”)存在显著差异,但“每一成员
           的曲目都有共同元素”, 并构成了整体社会的日常知识及其潜在知识
           (即“ 库藏”)。 日常知识的生产和流通由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结构而定:
          “如果越多的成员彼此相互孤立或排挤,那么曲目和库藏之发展的社会
           基础就越薄弱……任何限制都会将知识专有化、分类和私有化”。 因此,
           与科学知识一样, 日常知识的结构和特性是由客观化的社会关系决定
           的:“社会关系关系的结构化产生了话语的形式”。
               如果科学知识和日常知识均产生于先于个人主观臆断的社会,而
           且这个社会最终被证实是真实,那些知识规则无非是一些实质性社会
           规则,那么,伯恩斯坦要做的就是阐明这些规则。                      10  伯恩斯坦尽管认识
           到日常知识在俗世生活的独特优势,但他的关注重点仍然是日常知识
           与教学语境的格格不入。 在伯恩斯坦(Bernstein,2000:159)看来,日常
           知识不是在“ 意义层面的统整”,而是依据它与具体语境的“功能性关
           系”而成的。 这使得知识往往呈现多层次、碎片化和地方性的特征:知
           识的内容和形式随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改变。 这种知识的教
           学往往是在“带有强烈情感的面对面关系中进行,例如家庭、同辈、地
           方社区等”(Bernstein,2000:158)。 学习者获得的知识始终是根植于具
           体的文化片段,“学习策略的活化配合着原初片段组织的特性”, 一旦
           语境发生变化(如从生活场景变换到学校教学场景),知识和学习策略

           10. 经由麦克·扬、约翰·穆勒等的介绍(Young,2008;Young and Muller,2016),伯恩斯坦对
           这些规则的讨论现在已在课程研究领域广为人知,本文不再多加赘述。 详可参见《把知识
           带回来》《课程与知识的专门化》(目前均已有中译本)。

           · 196·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