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社会》2023年第1期
P. 104

传统父系宗族中“族”的意义:以九族亲属制度的建构为例

               “小功以下为兄弟”,是说经文的体例,在丧服制度的意义上,小功以下
                的同辈亲属只能被叫“兄弟”,而大功以上的兄弟都被称为“昆弟”。 清
                代大儒戴震说,“古人昆弟不称兄弟, 凡称兄弟, 皆疏远者”(转自张锡
                恭,2017:926),这里的“疏远”并不是说等 差地 疏远,而是强 调 大功有
                亲,且这种亲是相当亲近,减杀又十分清楚,齐衰亲一定会比大功亲近
                一等。而小功以下只是有亲缘的关系,因世数变远,一则亲情疏远,二则
                更加疏远的亲戚(如小功亲和缌麻亲)之间也没有特别明确的分别,总
                体上就是疏远。 因此《礼记·丧服小记》说“以五为九”却不说“以五为
                七”,就是为了说明“五”之外的亲是远的,“七 ”“九”所 指 代 的曾 祖曾
                孙、高祖玄孙在亲亲之杀的意义上并没有太大分别。 清儒张锡恭(2017:
                588)说:“所谓以五为九者,由祖而亲祖之父祖,由孙而亲孙之子孙,故
                祖之上、孙之下,有大节级焉,祖之父祖、孙之子孙,无大等杀焉。 ”祖之父
                祖皆为远祖,孙之子孙皆是远孙,对“大节级”之外的亲属,其亲已远,其
                情已衰,及至上杀、下杀的四世之外,甚至连服制都不再有了。                          15
                    九族的构建,以上述“减 杀 不 均 匀 ”的“亲 亲”为 最 主 要 的 组 织 原
                理。 经由亲亲之杀,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一个从己出发,通过上杀、下杀、
                旁杀的过程所形成的一个涉及五世亲属但与己又 亲疏有别的亲属集
                团。 不过,从上文的梳理也可以看出,在亲亲的组织原则背后也有尊尊
                的原理在发挥作用,尤其是在上杀的过程中,尊尊的原理就体现得更加
                明显。 在恩或亲的成分一致时,因为尊卑不同,就要生出不同的对待方
                式来。 接下来将主要讨论九族中的尊尊原理。
                    四、“尊尊”为纬:从九族到宗法


                    (一)“亲亲”之中有“尊尊”:从“父子首足”到“尊祖之义”
                    前引的传文“父子首足,昆弟四体”是说父子之间本来就有类似于

                15. 需要注意的是,《礼记·大传》说:“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
                属竭矣。 ”仅从丧服制度来讲,对己四世之外的亲属都没有服,这依据的是亲情减杀的原则,即
                从己出发,四世以外的人亲情已经十分疏远,可以不为之制服;不过,对四世以外的人,
                遽然没有任何表示,也不符合亲情降杀“有渐”的原则,因此《礼记·大传》才说“五世袒
                免”。“袒免”也是丧礼礼节的一种,“袒”是袒露左臂,类似于如今的挽起袖子干活,表示
                可以在丧事中提供帮助,“免”是参加丧事的人头戴的丧冠,“五世袒免”,即表示生者与
                死者是五世的关系,没有丧服,这是因为生者与死者互相不复有需要服丧服才能表达哀
                情的关系,但仍有“袒免”,到六世以外,连“袒免”都没有了,才是“亲属竭”。


                                                                          · 97 ·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