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93

社会·2022·6

           故天子乃为普天之下所同尊”。 当代学者也指出,君臣之间主要是以尊
           尊为主要原则的伦理关系,是儒家仁义思想中“义”这一概念的体现(周
           飞舟,2015)。“贵贵尊尊”主要是指君臣之间臣对君的一种敬的态度,而
           非权力支配关系(林鹄,2015)。
               因为家庭、宗族之中的伦理关系是以亲亲尊尊为主要内容的关系,
           君臣之间亦是一种以尊尊为主的伦理关系, 所以政治社会秩序的安排
           便表现为对这些人伦关系中亲亲与尊尊原则的处理。 如王国维(2008)
           认为,周代制度是以亲亲尊尊为主要原则建立起来的,周代的典章制度
           皆为道德之器械,背后是出于对德性人伦的培育。 天子、诸侯因为太尊
           不能有大宗之名,而基于亲亲的原则,则有大宗之实。 而金景芳( 1956)
           认为,王国维“混淆了政权上的大宗与宗法上的大宗两个概念”。 天子、
           诸侯与其亲属有双重关系,既是血缘亲属关系,又是政治关系,而政治
           关系更为重要。 君主出于仁厚要以亲亲之情来待族人,但族人不敢以亲
           属关系来看待与君主的关系,否则便是不知尊尊,是大不敬(陈恩林、孙
           晓春,2002;李松涛,2017)。 另外,张寿安(2005:139-143)考察了亲亲、
           尊尊关系的历史流变,认为二者在历史进程中“依时互动”,前者是后者
           的基础。 亲亲与尊尊的持衡是良好政治秩序的关键,当尊尊之礼意转向
           尊君,尊父屈居于尊君之下时,尊尊对亲亲的压制就会造成君权的膨胀。
               至此,我们看到,近代以来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许多学者以权力、利
           益视角对“不平等”的君臣伦理展开了大力批判。直到当下,受此理论框
           架影响而展开的对政府行为的研究,仍然暗含着对“非正式关系”的批
           判。 但要认识中国政府的特点,挖掘这些“非正式关系”的顽强生命力,
           就需要在权力、利益分析之外,对这些关系的本质有所认识。 回到中国
           的历史脉络与学术传统, 它们恰恰强调良好的政治社会秩序的构建离
           不开以仁义、亲尊为人性基础的人格化的伦理关系的安顿。 对于传统政
           治来说,以君臣为主的关系结构是政治运作的关键所在,而且这种伦理
           原则一直延续到了近现代的上下级关系之中(梁启超,2010)。 学者们虽
           已揭示出尊尊是君臣伦理的重要原则, 但他们多是讨论笼统的君臣关
           系,而且集中于讨论君臣关系与亲属关系之间的关系。 那么,在纯粹由
           君臣关系构建起来的政治结构中,尊尊之义具体包括哪些丰富的内涵,
           如何影响政治关系结构的样态? 这就需要回到传统典籍中进一步追溯
           其思想与制度渊源。


           · 86 ·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