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32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笔谈

                生过激反应。 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本土化的必然结果,不能因此否定本土
                化的合理性。
                    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追求是国家崛起和民族觉醒的一种反映。 中
                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与西方的接触和碰撞日渐从表面的器物领域进入
                深层的意识领域,对西方知识霸权的感受也越来越深刻,打破西方知识
                霸权束缚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不过,提出本土化诉求的背后固然有政
                治动因,对西方知识霸权的批评却不是颟顸地贴政治标签,而是如前所
                述有着充分的学理依据。其实美国社会学也一样。在全球知识版图和知
                识生产体系中,美国社会学原本也处于边陲位置,大量理论和方法依靠
                从西欧移植。现如今,它成为许多人眼中科学的样板,但并非天生如此,
                也是随着美国的崛起不断本土化的结果。                    28  当然, 在已然成为世界中
                心、大家都向它看齐的时候,它也不用再讲本土化了。换句话说,追求本
                土化并不是中国社会学故意拗造型, 而是科学发展必须服从的普遍规
                律之一。
                    与此同时,库恩揭示的科学发展规律也提醒 我 们 ,本土化必须 是
                全局性、根本性的范式革命,而不能止于小打小闹、小修小补。 满足于
                诸如在某个模型的基础上调整一下统计分组,或是把组间差异和组内
                差异进行更精细的分解等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方知识霸权的
                问题。 因为这个统计模型本身就可能是基于西方的某种价值和利益需
                求而产生的,从这个模型出发,无论顺着讲还是反着讲,都会掉进别人
                设置的议程陷阱,再怎么努力都不过是被人牵着鼻子做无谓的挣扎。 在
                此类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降低本土化的推进效率,
                而且久而久之容易麻痹,迷失本土化的追求方向。
                    中国社会学界现在需要做的是跳出细枝末节的纠缠,自觉、努力地
                推动范式革命: 一是挖掘和批判支撑整个西方社会学知识体系的范式
                及其中隐藏的社会不平等; 二是推动国际知识生产中的分工和分层体
                系的调整,重组知识的生产链和供应链;三是着力建构自主知识体系,
                摆脱处处受制于人、 不得不仰仗于人的被动局面。 只有这样破与立并
                举、批判与创新互生、生产力建设与生产关系建设共进,才能真正实现
                有实质内容、有生机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本土化。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社

                28. 陈心想. 2019. 社会学美国化的历程及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 会学的 启示[J].社 会学
                研究( 1): 1-28.


                                                                          · 25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