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31

社会·2022·6

           响而具有某种局限。 这就体现了生产关系对科学作为生产力的约束。 更
           危险的是,基于某种范式而产生的知识体系明明存在局限,却被认为是
           普遍的,然后以科学的名义强加于人。 从科学史上看,无论科学家对普
           遍真理的追求多么真诚,都有可能发生这样的霸权行为。 因此,科学在
           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霸权与反霸权的斗争。
               库恩指出,科学的发展是以范式迭代的方式推进的。 范式作为一种
           共同接受的观念,一方面可以使研究活动更容易交流、更容易组织,从
           而更有效率,但另一方面也会固化为缺乏反思和挑战的思维定势,限制
           研究者的视野和想象。           24  在科学发展的常规时期,大家都在某种范式的
           主导下做一些零敲碎打的改进工作;到科学发展的革命时期,则必须突
           破主流范式,实现“范式革命”,亦即“旧范式被一个与之完全不相容的
           新范式完全取代或部分取代”。              25
               所谓范式革命,除了认知模式的革命,反霸权斗争也是题中应有之
           义。 这不仅是因为一种范式上维系着特定科学家群体的情感、尊严、声
           望、荣誉、权威和社会地位,而且因为即使作为一种认知模式,范式在客
           观上也会构成霸权,即事实已经证明该认知模式是一种偏见,但创立者
           及其拥护者却坚持认为是真理, 不肯放弃, 并且对新兴的范式进行打
           压。 范式作为一种偏见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致库恩不无感慨地说,除
           非某个科学家共同体死绝,否则特定的范式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26
               自然科学尚且不能摆脱范式的影响,社会科学就更是如此。 由是观
           之,西方社会学尽管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普遍性的科学,背后其实同
           样隐含着西方的一套信念。 这套信念作为范式,不管创立者和追随者是
           否蓄意为之,客观上都可能形成一种相对于中国的知识霸权。 据此,中
           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中心任务应当是通过“范式革命”批判和消除西方社
                                                       27
           会学中隐藏的文化霸权,目的是推动“文明互鉴” ,而不是故意排斥西
           方,更不会特意针对某种理论和方法。 某些关于本土化的讨论之所以常
           常表现出“中国与西方”“定量与定性”“实证与人文”之类的对立,原因
           在于对本土化的认识出现偏差, 进而在面对可能发生的知识霸权时产

           24. 托马斯·库恩. 2022. 科学革命的结构[M]. 张卜天,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8-71.
           25. 托马斯·库恩. 2022. 科学革命的结构[M]. 张卜天,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46.
           26. 托马斯·库恩. 2022. 科学革命的结构[M]. 张卜天,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59-234.
           27. 习近平. 201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58-262.

           · 24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