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3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183
社会·2022·6
请乙参加丧礼时,乙以时间不足为由拒绝,当听到丰厚的报酬时,乙马
上同意参加。 针对一前一后态度不一的情况,乙的说辞是:
我倒不在乎钱,一个老观众喜欢我,我应该跟他见见面。 7
" " 通过“不在乎钱”的说辞,乙将赚钱的动机掩盖在了其与老观众的
情谊之下。 当然,这种行为来源于相声演员的刻意设计,一次次强调对
钱不在乎,又一次次见钱眼开,这正是该段相声的重要笑料来源。
在获得大量物质利益后,乙表示这一切都离不开甲的帮助,故而希
望将一部分所得赠予甲:
乙:我在您身上发财,心里过意不去,我要报答报答您。
甲:谈不到报答,往后日子长了,我有事还得求您多帮忙。
乙:您有什么事用我,我是万死不辞!
甲:罢了,这朋友我交着了。 (刘英男,2011a:457-458)
面对乙给予报答的建议, 甲提出了一个颇有意味的邀约:“这个朋
友我交着了”。 此处的“交朋友”与前述“交情”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
《白事会》中的是已经存在的“交情”,而这里的“朋友交着了”则展示了
“交情”建立的过程。 甲、乙原本分别与逝者保持着某种社会关系,甲是
逝者的管家,乙是逝者生前喜爱的演员,两人产生交集只是为了筹办丧
礼,可谓“有交无情”。 然而,乙在为逝者服丧并获得物质利益之后,却
因这笔钱系甲介绍得来而提出报答甲, 两人之间的关系随即超越了单
纯的金钱交易,上升到了“交情”的层面。
2. 陌生人“打幡儿”
在穿齐了所有丧服后,甲最后要求乙为逝者“打幡儿”。 幡即引魂
幡,在丧礼出殡时,由逝者嫡长子在出殡队伍最前方举引魂幡开路,意
为带领逝者灵魂,俗语称举起引魂幡为“打幡儿”。 一般情况下,只有逝
者的嫡长子有打幡儿的义务,称为“孝子打幡儿”。
通过此前连续四次升级丧服, 乙在实质上已经扮演了类似逝者嫡长
子的角色,但这一角色并未明确。 如若乙当真为逝者打幡儿,则会将这一
身份明确地展示给逝者和乙所在的关系网络。 对此,乙的反应相当激烈:
我父母双全,多丧气......我给人打幡儿,同行同业笑话,
叫人点脊梁骨,不去呀。 (刘英男,2011a:459)
乙拒绝打幡儿的原因一是“丧气”,二是“同行同业笑话”。 之所以
7. 选自常贵田、常宝华表演录音.
·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