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16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笔谈
亚洲更有前景,他认为此后的“大分流”和一个占支配地位的西欧中心
的出现,只是因为某种偶然的发展条件差异,特别是新世界的发现。 30
彭慕兰似乎超越了新古典学派的解释范式, 但也受到诸多批评并引起
新的争议。
基于“中国经验”的新发展社会学的“转型论”,让我们从中长期重
新审视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必然经历的结构变动和体
制变革的多样性。 它基于经验研究对社会转型诸多具体规则的揭示和
解释,在一些方面超越了已有的结论,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在路径
选择上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四、 新发展的动力论
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同时根据发展动力、发
展条件的深刻变化和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继中国提
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对
发展动力认识的深化。 这在中国的发展史上从未有过,在以往的发展中
国家的发展理论中也没有出现过。当然,这里所说的“创新”不只是科学
技术的创新,也包括制度的创新。
我们讨论发展动力的问题, 实际上无法回避更深层次的历史发展
的动力问题和现代文明兴起的动力问题。 马克思在 1859 年发表的《〈政
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述了他长期研究的“总的结果”,即“物质生活
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31 在马
克思的历史发展动力学说中,“生产力”或者由“生产工具”所代表的生
产力,是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决定性力量。 到 19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
和资产阶级得以发展,就在于“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
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32 马克
30. Pomeranz,Kenneth. 2000. The Great Divergence:Europe,China,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1. 马克思. 1972. 《政 治经济 学批判》序言[G]//马 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二 卷). 北京 :人
民出版社:82-83.
32. 马克思、恩格斯. 1972. 共产党宣言[G]//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北京:人民出
版社:254-256.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