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13
社会·2022·6
艰巨性估计不足,对于掌握经济规律和科学知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19 经
过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特别是经过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1987 年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为这是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我国从( 20 世纪)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
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
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 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我国制定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发展的
阶段论:第一步,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
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
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
化。 21 此后,这个分阶段发展的现代化战略,随着实践不断完善和细化,
但基本框架没有变。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两个阶段”的划分,进一
步深化了新发展的阶段论。
像中国这样,发展阶段的理论产生如此重大的实践引领作用,在世
界各国中是比较罕见的。新发展社会学的“阶段论”也具有其普遍意义,
一方面, 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来说, 长期发展战略的稳定性非常重
要,因领导人更迭带来的战略“折腾”会让发展付出巨大代价;另一方
面,对发展阶段转折点的关注和把握,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根据阶
段性变化进行动态的政策调整,这也是非常关键的。
三、 新发展的转型论
“社会转型”也许是中国社会学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巨大
变化的最具代表性的概念。 尽管在西方经典社会学关于现代化的理论
中 ,从 迪 尔 凯姆(魪mile Durkheim)到 帕 森 斯(Talcott Parsons),几 乎 都 把
某种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型的表述作为基本的理论框架来概括社
会巨变,然而在西方社会学的教科书中,似乎从未把“社会转型”作为一
19. 胡绳,主编. 1991.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378.
20. 中共中央党史教研部, 编. 200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 家重要文献选编[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1-193.
21. 中共中央党史教研部, 编. 200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 家重要文献选编[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