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147

社会·2022·6

           步建立的。 此前,唇裂与腭裂在中国分别称为“兔缺”与“狼咽”,是一种
          “面部丑陋”与“胎内病”,治疗方式为单一手术(Ma,2000)。 19 世纪后,
           唇腭裂被正式定义为“先天畸形”,唇裂修复手术也纳入了外科的范围,
           以解 剖 学 为 基 础 的 整 形 医 学 逐 渐 成 为唇 腭 裂 治 疗 的 权 威 (方 静 文 ,
           2020)。 而在 21 世纪初,序列治疗的理念和计划在中国生根,唇腭裂逐
           渐被视为影响人整体身心健康的先天缺陷, 患者从出生到成年都需要
           接受系统性和团队性的治疗,这已成为某种客观的规范知识。
               作为规范知识的序列治疗理念主要来自于美国。 1884 年, 有医生
           提出唇腭裂治疗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理念,但这一理念直到 1921 年
           才在正畸医师赫伯特·库珀和口腔颌面外科医师罗伯特·艾维的努力下
           得到推广。      2  通过每周会诊的制度,库珀、艾维及其团队成员共同检查
           和讨论不同年龄的唇腭裂患者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随着该
           团队声名鹊起, 序列治疗也被他们归纳总结成了一种治疗模式 (傅豫
           川,2017)。之后,通过开放参观、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国家支持以及开展
           研修培训等方式,序列治疗得到了大力推广。 可以说,序列治疗是基于
           改良临床经验且在得到患者与专家团队认可后形成并走向“规范”的知
           识体系,现已成为国内通用的唇腭裂治疗方法。
               序列治疗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逐渐迈向学科化与专业化, 并在全
           球化背景下于各个国家与地区推广实施。                    3  可以说,20 世纪中期以来,
           唇腭裂的序列治疗进入了全球化与规范化的阶段。                        4  一方面,唇腭裂的
           修复方法、时间流程、团队设置以及治疗内容经历了由世界各地独自尝
           试到统一标准的过程;另一方面,序列治疗也成为一种由发达地区主导
           的 “更为科学与标准”的治疗模式,并在世界其他地区推广。


           2. 库珀联合艾维以及语音治疗师,于 1935 年组成了第一个唇腭裂治疗中心———兰卡斯
           特唇腭裂诊所( Lancaster Cleft Palate Clinic).
           3. 如在 1960 年美国前总统约翰逊执政期间, 推行“战胜贫穷, 构建伟大社会”(Great Society,
           War on Poverty)的治国理念,建立了完善而精密的社区卫生保健和国民医保体系,唇腭
           裂的序列治疗也列入其中。 由于有政策的支持,序列治疗得到了全国性的推广.
           4. 2000 年,在欧洲唇腭裂诊治联 盟(Eurocleft)制定 了《唇腭 裂及颅 面畸形 的治疗 指南》
           和《临床记录方法和时间准则》后,世卫组织于 2002 年与 2004 年发文倡导多中心合作,
           目的是加强医疗过程的评估认证并改善治疗结果。 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日本、印度、非
           洲都成立了唇腭裂诊治联盟。 2013 年 5 月,唇腭裂国际合作联盟成立,一共有 59 个国家
           的 183 个团队参与其中.

           · 140·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