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128
“桑梓情谊”的现代转化:费孝通社会理论的情感维度
村与镇联合而成的地方共同体能够维系城乡之间的平衡性经济关系,
是推动农村现代转型的基础;其中,他还强调地方性精神和地方小知识
分子在发展地方共同体中的重要性(参见侯俊丹,2017,2018)。 此后,黄
迪在其基础上提出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由家、 村和镇共同构成
的“村镇社区”(参见侯俊丹,2021)。 早期燕京学派有着浓烈的“重农”
思想,提倡开办小型工厂、施行农村自治,以全体农民的幸福为目标。这
对费孝通产生了重大影响(参见阎明,2010:94)。 早期燕京学派从美国
引入的这套地方自治的思想起源于英国。 此外,费孝通的老师马林诺夫
斯基也强烈主张地方自治,这对费孝通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13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费孝通关于“村镇地方团体”的讨论主要围
绕两点展开。 首先,他从“重农”的角度提出了“乡土工业”“民族工业”
的思想。 他当时的主张是技术下乡、工业下乡,把现代工业分散到农村
中去,充分发挥集镇的作用(费孝通,2009l:310),从而打破中国既有经
济形态(匮乏经济)的恶性循环(费孝通,2009e:11);同时用城镇的发展
来带动乡村的发展,反哺乡村,从而规避西洋工业文明的诸多恶果。 其
次, 他将马林诺夫斯基的道德情操学说与杨开道的地方性精神结合起
来,提出了“桑梓情谊”的概念,增补了对于地方共同体道德维度的重
视。 其中,与早期燕京学派略有不同的是他对于士绅群体的改良态度,
即不必然将士绅群体与新知识分子群体截然分开和对立, 主张让地主
阶层放弃土地,到集镇中去发展经济、开拓工业,将土地留给农民,也就
是让地主阶层放弃特权, 将自身的性质从寄生转变为服务 (费孝通,
2009e:80、81)。 士绅与新知识分子在桑梓情谊的驱动下,共同投入地方
共同体的发展中。
(一)乡土工业:东西方化合为新的系统
在讨论中国究竟应该如何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时,费孝通指出
了士绅阶层的重要性。 他一再强调的是,他不是要复兴这一阶层,而是
想将他们转变成为新秩序中有用的部分; 受过现代教育的士绅阶层应
该放弃传统的特权,转而从各个方面服务乡村(费孝通,2009f:197)。 他
这里提到的“新秩序”,表明他希望承担起梁启超当年对于“新青年”所
寄予的期望。 梁启超希望青年们能够认识到东西方文明间的互补关系,
13. 费 孝通被 当 时 英 国 的乡 村 自 治 经 验所 深深吸 引 ,比如 ,他 在《乡 土 重 建》中 谈 到 的
“堪村”,就直接激发了他在乡土重建思想中对“地方人才”的讨论.
·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