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108

尊尊之义:从丧服制度看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情感原则

                所以有服,是因为有交接之礼,彼此有恩,所谓“义由恩生”。 倘若没有
                恩义之实,臣民也不会给地位很高的人服服。 比如诸侯之大夫与天子有
                交接而有恩义,所以诸侯之大夫为其服繐衰之服,而位置最为卑下的诸
                侯之庶民则不为等级最高的天子服丧服。
                    其次,君臣伦理的核心原则是尊尊,尊尊之义在纵向的君臣尊卑等
                级结构中有丰富的体现。 尊卑不同的君臣构成了一个结构体系(天子、
                诸侯、大夫、士、庶民),这一结构体系依靠一束束君臣伦理建立起来,
                处于这一结构中的君臣有一个内在于心的裁量, 这个裁量是出于对自
                己位置/尊的考量,包括对上级的尊敬、与下级的关系,从而为这个结构
                体系中不同位置的人服服。比如天子、诸侯之臣为君服斩,而天子、诸侯
                为其臣无服;大夫君因为自己的尊低于正君,大夫之贵臣(室老、邑宰)
                位高职重且于大夫君有相助之义,所以贵臣为大夫君服斩,大夫君反过
                来也为贵臣服缌麻三月之服;诸侯之大夫为天子服繐衰,而诸侯之士因
                为位分过卑为天子无服,作为地位卑下的士当自觉与尊者拉开距离,否
                则便有高攀之嫌;再比如,大夫君出于对正君的尊而不敢自尊自大,因
                此降低自己的众臣为自己服服的规制,即大夫君被国君所厌。 总之,在
                由君臣组成的政治结构体系中, 尊尊之义就是恰当地表达自己对对方
                的尊敬,一方面需要根据自己在这一结构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权衡得宜,
                不使自己的尊敬之心有所不及;另一方面,又要谨慎节制,不使自己的
                情感表达有过而生阿谀之嫌。
                    第三,臣当尊君,但并非一味顺从君主。 君臣以道义相合,臣对道
                义的坚守既是尊君的前提,也是对君之尊的重要内容。 臣是为了立身行
                道而出仕,君则需要贤德之臣来辅助自己治理国家。 臣当尊君,君也当
                尊贤, 彼此的尊敬情义体现在君臣往来需要遵守一系列复杂的礼制规
                范。 君主能够礼贤下士,臣才可以以道辅君,否则,臣难于进谏,只能顺
                从君主而求取俸禄,这种做法被孟子斥为如同钻穴隙求利一般。 倘若君
                主不遵循道义,臣无法尽自己的职责,便可离君而去。 《论语·微子》齐
                国赠鲁国女乐,鲁大夫季桓子使鲁定公接受,君臣耽于声色,相与观之,
                三日不上朝,简贤弃礼,孔子于是离鲁而去。 此外,孟子认为,臣只有以
                道事君、保国安民才是对君主最大的尊敬,否则将给政事、百姓带来危
                害,导致君主有覆国亡身之祸。
                    第四,君臣伦理是一种介于恩义之间的关系,恩与义两条原则调整


                                                                          · 101·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