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112

尊尊之义:从丧服制度看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情感原则

                尊尊之义为情感原则的关系, 人在伦理关系中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与
                价值, 人类大群和合相保才有可能。 这一内在的情感原则是难以改变
                的,中国的政治秩序、政治支配反倒是以此为基础、以此为标准,所以中
                国学者强调纳政治构造于伦理关系之中(梁漱溟,2011:82),政治的关
                键与最终目的在于将君、臣、民纳入礼制教化之下,以修身成人为最终
                目标(钱穆,2016b:213、215)。
                    当然, 儒家礼制思想中体现出的人伦关系是基于仁义之性而来的
                伦理之至当,在历史与现实中未必人人尽能如此。 一方面,只有能够穿
                透生命的肤浅狭隘而认识到最根底处的仁义之性的明达之士, 才能够
                去追求这样一种本乎性命根本而来的“理想化”的伦理生活。 对于这些
                人而言,恰恰是在伦理关系中内尽己心、诚敬专一,才能获得人生的安
                稳与满足。 而其反面,则是历史与现实中大量存在的鄙俗之人,既不能
                自尊自重,也不能尊敬他人,孜孜于利,处心积虑地利用各种“关系”来
                专营谋利。 在历史与现实中的人更多地是介于二者之间,中国历史治乱
                循环、世道污隆则取决于倾向于哪一边的人更多。 其实在西方制度化环
                境中也存在此种情况,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以制度反对关系伦理,
                或者以关系伦理反对制度, 而是如何利用二者培养更多的厚重明达之
                士,营造一个内而民情醇厚、外而秩序井然的政治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曹元弼.2020.孝经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独秀.1987.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陈恩林、孙晓春.2002.关于周代宗法制度的两个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6):135-142.
                杜家骥.1999.中国古代君臣之礼演变考论[G]//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 1 卷). 天津古籍
                    出版社.
                顾炎武.2012.日知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
                费孝通. 2003.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5-16.
                费孝通.2016.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贾公彦.2008.仪礼注疏[M].郑玄, 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胡培 翚 .2016.仪礼正 义[M].儒藏(精华 编·第 47 -48 册). 北 京 大 学 儒 藏 编 纂 与 研 究 中
                    心,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宗羲.2017.明夷待访录[M].南京:凤凰出版社.
                金景芳.1956.论宗法制度[J]. 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2):203-222.
                孔颖达.2008.礼记正义[M].郑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梁启超.2010.先秦政治思想史[M].长沙:岳麓书社.
                林鹄.2015.宗法、丧服与庙制:儒家早期经典与宋儒的宗族理论[J]. 社会 35(1): 49-73.
                梁漱溟.2011.中国文化要义[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05·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