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109
社会·2022·6
着臣与君的关系。 君臣会有分离之时,第一种情况是臣因年老致仕而离
开君主。一方面,致仕之臣不再有之前的爵禄之尊,出于对君主的尊敬,
不敢与尊者保持之前的关系,从而裁抑自己的感情,自觉疏远于君主,
体现为不为旧君服斩衰,而服齐衰三月之服。另一方面,与庶民相比,致
仕之臣与君主的感情更为深厚, 所以也要为君的母、 妻服齐衰三月之
服。 第二种情况是臣三谏不从,以道去君。 一方面,臣坚守道义,不肯枉
道徇人,使自己人格操守免于受损,这种自尊自重就是义的体现。 《孟
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羞是对自己不善而感到
羞耻,恶是对他人不善而感到厌恶。 义从正面讲是尊敬他人和自重,从
反面讲就是对自己和他人不善的看不起和厌恶。 所以,臣以道去君,就
是出于自尊自重而解除与君主的关系。 另一方面,臣虽然以道去君,但
君臣有恩不能马上离君而去,而君主也当继续保留臣的禄位,在旧君去
世时,臣以及臣的妻子、长子要视情况为旧君服齐衰三月之服。
君臣伦理的重要内涵是尊尊之义, 尊尊是儒家仁义思想中义的体
现。 《孟子·离娄上》孟子云:“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万章下》孟子云:“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 贵
贵、尊贤,其义一也”。《中庸》孔子云:“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尊尊是
义这一概念的主要内容, 义的发端与表现出的情感状态就是如同对兄
长一般的尊敬,推展出去而有对贤德之人的尊敬、对君的尊敬,其性情
基础是一致的,具体表现为在应事接物中谨慎地克制自己的情感,处置
得宜。 在君臣伦理中,最主要的原则是尊尊之义,其来源与依据不是外
在的权位等级,而是“义由恩生”的内在的尊敬,体现为臣对君时时刻刻
根据自己位置的尊卑、出处进退的状态而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裁制,谨慎
地表达对君的恩义之情。 当然君也当尊贤,而且需要根据自己的尊卑等
级、与臣的远近恩义来对待臣。需要注意的是,尊尊之义也包括自尊、自
重,君臣相交是因为道义相合,当君主违道乱礼时,臣当自尊自重不使
自己人格有亏,离君而去。
君臣伦理是一束束的私人关系, 由这些私人关系构成了一个政治
结构体系,影响着具体的政治行为。 但这些关系并非任意的关系,而有
着严格的伦理要求。 良好的政治秩序的关键便在于处于每一关系节点
的君臣各尽伦理之要求, 因此这些关系节点上的人的德性修养便极其
重要。
·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