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113
社会·2022·6
凌廷堪.2012.礼经释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松涛.2017.周代封建宗法的政治伦理:从“尊降”之降与不降看爵尊与亲属亲尊之关
系[J]. 社会理论学报(2):283-334.
李松涛 .2020.哀敬两 尽:从“君 视大敛 ”看君臣 、父子伦 理的 情 感 内 涵 [J]. 社 会 40(5):
63-90.
李猛. 2010.理性化及其传统:对韦伯的中国观察[J].社会学研究(5):1-30.
刘咸 炘 .2010.刘咸 炘 学术论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牟宗三.2010.政道与治道[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
潘光旦.1999a.说“伦”字———说“伦”之一[G]//潘光旦选集(第一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
社:350-353.
潘光旦.1999b.伦有二义———说“伦”之二[G]//潘光旦选集(第一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
社:354-364.
钱穆.2010.郑学私言[M].北京:九州出版社.
钱穆.2016a.略论中国社会学[G]//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北 京:生 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 :
219-247.
钱穆.2016b.略论中国政治学[G]//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北京:生 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 :
198-218.
孙立平、 郭于华. 2000.“软硬兼施”: 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 B 镇定
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G] //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 厦门:鹭江出版社.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1997.作为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 方式的 变通[J].中 国社会 科学
季刊(冬季号):45-68.
王夫之.2011.四书训义[M].长沙:岳麓书社.
王国维. 2008. 殷周制度论[G] //王国维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韦伯,马克斯.2010a.支配社会学[M]. 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韦伯,马克斯.2010b.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M]. 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
吴飞.2011.从 丧服制 度看“差 序格局 ”———对 一个经 典概 念的再 反思[J]. 开 放 时 代(1):
112-122.
吴思.2009.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吴虞.1985.吴虞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肖瑛.2020.家 与韦伯 的比较 历史社 会学———以《中 国的 宗教》为 例[J].社 会 学 评 论(3):
22-40.
徐复观.2014.中国孝道思想的形成、演变及其在历史中的诸问题[G] //中国思想史论集.
北京:九州出版社.
阎鸿中.1999.唐代以前“三纲”意义演变:以君臣关系为主的观察[J].钱穆先生纪念馆馆
刊(7):56-75.
张寿安.2005.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M].北京:中华书局.
张锡恭.2017.丧服郑氏学[M].上海书店出版社.
朱熹.1983.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周飞舟.2015.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从丧服制度看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J].社会 35
(1):26-48.
周飞舟.2016.论社会学研究的历史维度———以政府行为研究为例[J]. 江海学刊(1):103-109.
周飞舟.2019.政府行为与中国社会发展———社会学的研究发现及范式演变[J]. 中国社
会科学( 3):21-38.
周雪光.2008.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J]. 社会学研究
(6):1-21.
责任编辑:田 青
·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