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社会》2022年第5期
P. 80

兴趣与行动意义的生成:从反思实用主义看杜威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也曾从人文主义传统出发,强调教育中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与社会交往中动感的兴趣激发不同, 赫尔巴特所言多层次兴趣的基础
                更加接近席勒所言的审美兴趣。 他强调兴趣与欲望(desire)不同,甚至
                是独立于任何欲望的,是完全被对象的价值吸收的体验;它不是意志的
                结果( involuntary),而接近审美的兴趣;它获得满足的状态是忘我、快乐
                和放松(赫尔巴特,2002:57-58)。          12  而杜威所言的兴趣是运动的,兴趣
                展开中呈现的“致知”是反思性的而不是对贯穿事物普遍法则的沉思,
                它表现为在具体的行动目标以及经验中结晶而成的自我知识。 可以说,
                杜威的兴趣观最核心的部分是自我行动意义的创造,与之相对,作为认
                知对象的文化制度与材料, 只有在与自我行动产生有意义关联的时候
                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杜威对行动主体与行动意义的强调,使得他主张的
                教育不再是维持既有的文化秩序,也不是深思熟虑地陶冶人的品格,而
                是从自己的冲动出发, 在与物及环境的互动中将世界转换为自己生命
                意义的过程。
                    因此,杜威认为兴趣不是一个完成状态,从兴趣的词根来看, inter鄄
                esse, 兴趣是一个中间的关联过程(Dewey, 1903: 11; Dewey,1966:105)。
                Inter鄄esse 的词根就是在什么之间,它沟通和关联的是主体与客体世界。
                兴趣正是由主体的冲动出发试图取消与其强烈向往的目标之间距离的
                行动。 它 是 内 在 的 冲 动 , 是 主 观 的投 射 (projective), 是 行 动 的 推 力
                (propulsive)。 在杜威看来,如果将兴趣和冲动剥离,兴趣就蜕化成一种
                旁观与欣赏的心理状态,是理念的消极的反射,而不再受到强烈的内在
                驱动。 冲动总是有特定方向的,不是弥散的,是内在感受到的指向一个
                方向的急迫感。
                    杜威的冲动—兴趣论的提出,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人的主观情感
                价值与正在做的事(work)之间建立起了亲近的同一。 他认为赫尔巴特
                心理学过于注重理念的联想,过度关注人的知识习得,而对人的本能、
                习性以及行动能力关注不够(Dewey,1966:228)。 与威廉·詹姆斯(James,
                1983)对有意愿的主观行动力的强调类似,杜威认为,不是思想将人碎

                12. 在 古 典 思 想 中 , 美(xa姿б淄, the beautiful)代 表 了 价 值 的 最 高 范 畴 , 与 之 相 对 应 的 是
                浊啄自 和 滓自滋渍着籽紫淄,即“令人愉快的”或“有用”,而“美”指代理想。 友谊或友爱不是建立在
                愉悦和有用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美的基础上,是一种对人格价值仰慕的产物。 参见耶
                格尔(2021:4)。

                                                                          ·  73 ·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