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社会》2022年第5期
P. 180

与魔搏斗的人:易卜生作品中的个体性危机

                心里,这件事对她本人的伤害更大。她的白日梦破碎了,在她的幻想中,
                她应该是那个索要圣人首级的莎乐美、 应该是那个抱着于连脑袋的玛
                蒂尔德,这样才是“美的”,这样才是“漂亮”。 但现实是丑陋的,勃拉克
                甚至因发现手枪的来源而威胁她, 她可以接受某种意义上的“三角关
                系”,但是她不能接受自己被人操控。她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按照易卜
                生在创作札记里的说法, 这时的海达发现,“生活并不是悲剧性的……
                生活是荒谬可笑的”,于是她也自杀了(易卜生,2016:230)。
                    这种施虐受虐、操纵他人、谋杀和自杀的倾向,正是海达“着魔”的
                表征。    18  海达身上的这种“魔性”,甚至使她在摆布他人的愿望实现以
                后,转而去鄙视那个人。 她身上始终有两种不同的愿望相互矛盾、不可
                调和,就像弗洛伊德所说的“被成功毁灭的人”那样,这种人的心理病症
                恰恰出现在愿望实现的时候,良心的力量禁止其享受收获。                           19  对海达这
                个角色的理解历来是有些争议的, 有些人认为她肤浅, 比如勃兰兑斯
                (1982)认为她是“一个堕落的真正的典型,缺乏真正的价值,缺乏真正
                的能力去把自己的身心许给心上人”,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承认海达
                是“一股力量”。 也有人认为她是一位为了坚持自己信奉的人生观而不
                惜一切的英雄。
                    因此, 海达的所作所为也许可以被视为她的反抗,“一种保留她自
                由权利的方式”(塞萨,2004)。易卜生在创作札记中说,泰斯曼对海达并
                没有爱,实际上,泰斯曼、他的两个姑姑和忠于他的女仆构成了这个家
                庭中“一个完整的实体”,他们有相近的思维方式、共享记忆。 易卜生
                (2012:316)特别强调:“在表演时,存在于这个实体中的和谐感必须被
                传达出来。 ”对海达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强大的、异己的实体! 女性主义
                者往往抓住这点不放,认为海达是家庭与社会的牺牲品,又意外怀孕,
                在对泰斯曼和勃拉克这两个男人彻底失望后, 才不得不以自杀来摆脱
                这种荒谬的生活。 这么说固然不错,她是这个虚伪、烦闷的资产阶层家

                18. 王尔德认为,《海达·高布乐》具有希腊悲剧的特点,又或者“竟是《奥赛罗》的翻版”
                (布鲁姆,2019:210)。 就像伊阿古那样,海达要把剧中的每一个人都杀掉或者搞垮。
                19. 在《心理分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性格类型》这篇 文章里 ,弗洛伊 德着重 讨论了两 个
                “被成功毁灭的人”,一个是麦克白夫人,另一个是 易卜生 剧作《罗 斯莫庄》的女主角 吕
                贝克。 在弗洛伊德(2001:230-253)看来,吕贝克的悲剧是由其早年经历、乱伦关系、俄
                狄浦斯情结和“强迫性的重复”共同造成的。 这种性格类型的人物在易卜生的剧作中并
                非个例。

                                                                          · 173·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