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社会》2022年第4期
P. 27

社会·2022·4

           解体,作为主体一方的生命成为狭义和相对意义上的生命,无法将对立
           一方包容于自身。 现代社会客观文化前所未有的发展更是形式对生命
           的反噬, 对客观形式坚固性的过分强调使齐美尔陷入文化危机的忧虑
           中,有关社会、货币和文化的研究都只能在客观形式与生命的矛盾冲突
           中结尾,文化悲剧不可避免,冒险在现代社会具有无法继续的命运,但
           是“绝对生命”概念的提出和认识论上的根本转向带来一个完全不同的
           图景。歌德天才式的统一生命影响了齐美尔“绝对生命”观念的形成(潘
           利侠,2020),不过相对于歌德内在和谐的生命观来说,齐美尔的绝对生
           命是冲突与矛盾的统一,文化冲突的解决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冲突就是
           绝对生命自我超越的冒险方式。

               四、研究方式的冒险内核

               科塞(Coser,1965:3)在描述齐美尔的研究风格时曾如此比喻:“齐
           美尔像是花园里双眼明亮的少年,他一个发现接着一个发现,时而被一朵
           鲜花的色彩吸引,时而为一只昆虫的盘旋着迷”。单从外表来看,齐美尔
           一生的作品以小品文居多,大部头著作寥寥可数。 数以百计的小品文涉
           及的主题也是五花八门,零散随意,从不局限于某一狭隘的专门领域,
           完全无视学科界限,而且大多超出了传统学术研究的范围,触及被传统
           学术取向排除在外的、 庸俗琐碎的日常生活现象。 不管是毫不起眼的
           门、椅子,还是难以捉摸的面容、听觉、视觉、味觉,或是庸俗卑下的金
           钱、卖淫、贫穷,在他的研究中都成了能够迈向生命总体意义的出发点,
           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其作品具有碎片化风格的主要原因。 他看上去机智
           迷人,充满创造力,给很多人带来灵感,是最伟大的“启发者”和“过渡哲学
           家”。 事实上,他也因为这样的风格在柏林的文化界享有盛名,拥有大量的
           追随者。 同时,这种风格也是他被很多人批评,在学术界长期处于边缘
           的根源之一。
               这种看似随意的碎片化风格并非没有自己的考虑,也并非像科塞
          (Coser,1965:32-37)所言是因为齐美尔在学术圈内受挫转而追求圈外
           人士的认可,齐美尔(Simmel,2009:44)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大家都是
           一些碎片,不仅是一般人性的碎片,而且也是我们自己的碎片。 不仅是普
           遍的人的类型的混杂、善与恶类型的混杂等,而且也是我们自己个性和
           独特性的混杂———原则上不再能区分———我们的个性和独特性如同用


           · 20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