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社会》2022年第4期
P. 21
社会·2022·4
生活及其内在必然性有关的核心化方式生活,边缘的兴趣渐渐衰减,变
得无关紧要;要么就是核心萎缩,生活呈现为一个个孤立琐碎的细节,
外表和枝节成为重点。 这两种方式都失去了冒险经验必要的逸出生命
又重回生命的迂回以及对立范畴间的张力, 仅仅以一个单独的面向存
在着,而年轻人生活的变幻不定恰恰具有冒险所需要的各种张力( Simmel,
1971:197-198)。 归根到底,文化的关键在于组成我们天性统一体的边
缘部分总是处在与外在客观性的不断结合之中, 并能将后者融入自身
从而提升自身,“一旦外向的、 被外部滋养的这种功能与流向我们中心
的内向意义之间的关系被切断了”( Simmel,1997:65-66), 文化所必要
的主客体结合就会失败,文化冒险就变得不再可能。 老年人“在将世界作
为经验和命运吸纳到自身之后, 从世界中 退 出 而 获 得 自 由 ”( Simmel,
2005:96),同时也切断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流,处于不是生命核心萎
缩就是只剩核心的状态,文化冒险不再继续。
(二)绝对生命的自我超越———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地冒险
1. 从相对生命到绝对生命
早期齐美尔的文化讨论主要围绕主体与客体、 主观文化与客观文
化的关系展开,生命、精神生命等词只是间或提及。 不过,至少在1916
年的《文化形式的变化》一文中,他开始直接从生命与形式的关系入手
描述分析文化的发展。 受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论述的影响,齐
美尔认为, 正如生产力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会生产出一种适合自己发
展的生产形式,当既有生产形式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生产力便会摧
毁旧形式,产生新形式;生命在流动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也必然表达为
形式,形式一旦产生就有僵化的趋势,与流动的生命形成不可调和的矛
盾,当形式不再适合表达生命时,生命同样会摧毁旧形式,促生新形式。
他指出,“总是以更多能量向前流动扩张的生命与作为其历史表达的形
式 之 间 不 可 避 免 地 存 在 着 一 种 冲 突 , 整 个 文 化 史 充 斥 着 这 种 冲 突 ”
( Simmel,1997:103)。 生命既与表达自己的形式对立,又必然以形式变
化 的 方 式 流 动 ,“形 式 不 会 自 己 变 化 , 必 须 有 一 个 主 体 在 它 外 表
( appearance)的变化中一直持续存在,这意味着一个外表和另一个外表
(这些外表可能有共同之处,也可能完全不同)通过相同的力量关联起
来,这力量经过它们每一个继续向前,对它们每一个都起作用,这就是
只有生命才能变化的原因”(Simmel,2005:53)。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