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社会》2022年第4期
P. 161
社会·2022·4
普鲁斯特的追忆本身创造了《追忆似水年华》这一艺术作品,正好
说明了主体创造社会的过程。 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常被社会学视
角所忽视。 普鲁斯特的记忆理论重申了柏格森的观点:个体适应社会和
创造社会同样是一个重要维度。
中国社会学家潘光旦对个体适应社会和创造社会方面的社会理论
做过出色的探讨。 受生物学学科训练和个人经历影响,潘光旦自觉将人
的生命体作为首要的考虑对象。 同时,在儒学基础方面,出生于 1899 年
的他要比后一代的社会学家(如出生于 1910 年的费孝通)深厚得多。 在
接受西方社会科学训练的同时, 潘光旦的儒学基础造就了他的行事原
则。 早在 1932 年他就提出了“位育”概念,与西学的“adaptation/adjustment”
(潘光旦,2000:439)对应。 他不满 意 将 这一概 念 翻译 为“适 应 ”,认 为
“适应”二字中人的被动性意涵更强,他提出“位育”一说,可以视为人
与社会互相建构的理论基础:“位” 是生物在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育”是
生物自身的发育。《中庸》提及“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位者,安
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 潘光旦据此提出“安所遂生”的位育理论。 也
就是说,潘光旦不仅指出人和社会的互动,还指出人生在世的根本目的
就在于安所遂生,这无论是对于学问的探究还是人生意义的建构,都有极
大的指导作用。 事实上,潘光旦在探索社会理论的过程中,很早就意识
到了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张力所在,他的理论也集中在这一点展开。
如上所说,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于社会学的批评也正在此处,即社
会学强调了社会对个人的限制和引导作用, 对于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冲
突则关注不足。 同时,个体要适应和改造社会的维度,就必须回到具体
的层面,而不能停留于抽象的论述。 本文认为,要理解普鲁斯特和哈布
瓦赫之间理论的差异,也必须要回到这一根本问题。
五、哈布瓦赫与普鲁斯特的理论关系
从社会性和生命性角度观察, 坚持社会本体论的哈布瓦赫与主张
从个体记忆角度观察世界和秉持主观主义方法的普鲁斯特之间看似存
在鸿沟,事实并非如此,哈布瓦赫的讨论也注意到了普鲁斯特那些风流
云散的记忆,只是哈布瓦赫没有深入挖掘这类记忆理论价值。 这部分生
活的实质被普鲁斯特的“非自主回忆”方法给“拾”回来了。 可以说,这
是人对生命本质的一种寻求, 如同普鲁斯特所指出的那样,“非自主回
·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