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社会》2022年第4期
P. 149
社会·2022·4
整,致使它们不只是迫使我们的眼睛看不见近在咫尺的房间,
而去观望夹在树木间的道路或者上涨的海潮; 它们还强迫我
们的鼻子去呼吸时隔久远的场所的空气, 强迫我们的意愿在
这些场所向我们提议的种种计划中作出抉择, 强迫我们全身
心地相信自己处于它们的包围之中, 或者至少相信自己蹒跚
在它们与现时场所之间,因为难以断定而晕头转向,宛如有时
行将入睡前出现难以名状的幻觉的时候所感到的那样迷惘。
(普鲁斯特,2012g:179)
德勒兹(2008)指出,普鲁斯特的真理 不 是靠 善 良 意 志 发 现 的(即
“理性主义的假设”:“只要我想发现真理,就能发现真理”),而是被迫
发现的,是爱的谎言、痛苦让那些真理被发现。 也就是说,是“生活”、经
历让真理得以浮现。
第二,“非自主回忆”提升了生活中的小事,让“小事”的意义变大。
“非自主回忆”包括两个部分:回忆的触发物(如一杯茶和点心、一
个弯腰脱鞋的动作) 及其引发的相关物 (如贡布雷的童年生活、 外祖
母)。 从“非自主回忆”的激发之物可以看到,虽然都是琐碎小事,“但现
实便蕴含在这些小事里,而倘若我们不把这些现实清理出来的话,那些
小事本身则并无意义。 逐渐保留在记忆中的是那些日渐模糊、有待再次
确认的真情实感,如果不去挖掘和清理,则我们对生活、对生命的真实
印象便荡然无存, 这些感受和印记才是构成我们思想和生活的真正的
现实”(普鲁斯特,2012g:197)。
普鲁斯特甚至认为,“非自主回忆” 的伟大之处便是发现了社会的
本质、生活的真相。
(非自主回忆的)伟大便在于重新找到、重新把握现实,在
于使我们认识这个离我们的所见所闻很远的现实, 也随着我
们用来取代它的世俗认识变得越来越稠厚、越来越不可渗透,
而离我们越来越远的那个现实。 这个我们很可能至死都不得
认识的现实其实正是我们的生活。 真正的生活,最终得以揭露
和见天日的生活,从而是唯一真正经历的生活。 这种生活就某
种意义而言同样地每时每刻地存在艺术家和每个人的身上。
只是人们没有察觉它而已, 因为人们并不想把它弄个水落石
出。 他们的过去就这样堆积着无数的照相底片, 一直没有利
·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