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社会》2022年第3期
P. 172
竞争与博弈:课外补习的学业回报与心理健康代价
呈倒“U”型(Hof,2014),也即,随着所投入时间的增加,个体的学业成
绩会变得更好,但当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投入更多的课外补习时间将无
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甚至可能会因为挤占学生过多的有效学习
时间而对学业成绩造成负向冲击( Cheo and Quah,2005;Liu,2012)。
“质量异质性模型”认为,课外补习的质量是影响课外补习学业回
报的关键因素。 随着课外补习质量的提升,个体获得的学业资源将更加
丰富,投入的学习时间将更加有效,补习教师和竞争群体的濡染和刺激
也将更加深刻,最终增加了课外补习的学业回报。 相反,倘若个体参与
的课外补习质量较低,那么课外补习非但不能提高个体的学业成绩,反
而会因为耽误正常的学校教育而不利于个体的学业产出( Kang,2007;
Zhang,2013)。
“机会异质性模型”认为,课外补习学业回报的高低取决于个体参
与课外补习机会的大小。 该模型存在两种竞争性的观点:“正向选择假
说”和“负向选择假说”(Choi and Park,2016)。“正向选择假说”基于理
性选择理论,认为越期望从中获益的个体,越有可能参与课外补习,因
此最有可能参与课外补习的个体从中获得的学业回报也最大。“负向选
择假说”则基于边际效应递减的经济学假设,认为参与课外补习倾向性
更高的学生,往往在学业动力、家庭背景、家长支持等方面具有更大的
优势,因此,学生即便不参与课外补习,也能借助这些优势因素获得更
好的学业成绩。 但是,参与课外补习倾向性较低的学生能够诉诸的家庭
或外部资源也较少,一旦他们获得课外补习,对其学业成绩的提升效果
将更加明显。
“门槛效应模型”则强调课外补习的学业回报对不同学业基础的学
生存在异质性,认为随着学业能力的提升,个体学业进步的空间缩小,
提高学业产出的难度增加, 因而通过课外补习获得的学业回报也会逐
渐减小,并趋向饱和(Smyth,2008)。 结合门槛效应,我们有理由认为,参
与课外补习有助于低学业能力个体的学业发展, 对于高学业能力个体
来说, 参与课外补习对 学业产 出 的提 升 并无 实 质 性 帮 助(Banerjee,et
al.,2007;Kuan,2011,2018;李佳丽、胡咏梅,2017)。
“异质性模型”填补了“正向回报模型”与实证研究结果之间的鸿
沟,为研究课外补习边际效应的变动趋势提供了诸多思路。 然而,目前
的“异质性模型”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过多地聚焦于学生个体特征、家庭
·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