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社会》2022年第3期
P. 168
竞争与博弈:课外补习的学业回报与心理健康代价
日本、韩国、新加坡、柬埔寨、越南等)已经成为主流,在许多非洲国家
(如肯尼亚、埃及、摩洛哥等)和欧美国家(如罗马尼亚、英国、美国等)
也逐渐形成热潮(Dang and Rogers,2008)。 然而,针对这一遍布全球的
课外补习现象,各国都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大体分为四种模式:自由放
任模式,如加拿大、英国、尼日利亚等;监督控制模式,如越南、立陶宛、
乌克兰等;强令禁止模式,如柬埔寨、缅甸、韩国等;激励发展模式,如
新加坡、南非、坦桑尼亚等( Silova and Bray,2006)。 每个国家采取何种
模式的主要依据是如何看待课外补习对学生、家庭、教育系统乃至整个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激励倡导者认为,课外补习教育的形成和扩张符
合市场规律,充分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学业需求,促进了人力资本的培
育和积累。 批评者则认为,课外补习非但无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产出,
反而有可能对参与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扰乱学校的教学秩序乃至扩大社会不平等( Bray,1999,2009)。 那么,课
外补习对学生教育发展(如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的影响到底如何?这
一现实问题已经成为政策制定者争论不休的焦点, 同时也是本文将要
讨论的核心议题。 本文将从中国的教育实践出发,以激烈的学业竞争和
博弈为背景,对这一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以期为中国“双减”系列
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课 外 补 习 在 社 会 学 研 究 中 最 早 可 以 追 溯 到 史 蒂 文 斯 (David L.
Stevenson) 和 贝 克 尔 (David P. Baker) 提 出 的 “影 子 教 育 ”(shadow
education)。他们认为,课外补习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主流课程的学业成
绩,对学校教育起补充和辅助作用,因此,课外补习教育随着主流课程
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动, 与主流教育如影随形, 因而被称为“影子教
育”。 他们发现,“影子教育” 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能够实现优势阶层地位的代际传递: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参
加“影子教育” 的可能性就越大, 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大
( Stevenson and Baker,1992)。“影子教育”的学术概念和作用机理的提
出,引发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对课外补习现象的广泛关注,并
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两个方面: 一是探讨影响课外补习参与的阶层差异和其他宏观和微观
因素;二是讨论课外补习对学业产出与教育获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
1. 回顾性评论可参阅帕克(Park,et al.,2016)的文章
·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