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社会》2022年第3期
P. 112
“鬼行贱业”的救赎与转型:新旧之交下的梅兰芳游美记
由此引发的恐慌感在当年尤为浓厚。 梅兰芳的私人秘书李斐叔(2015:
8)在日记中记录了梅剧团出发前的宴会场景:
席间,相与谈论往年的盛事,欢喜之中而有感慨。 感慨的
是曾几何时,市面日渐萧条,社会不景气到如此地步,眼前连
那世界上最富的美国,银行倒闭,富翁自杀,都闹着经济衰落
的狂潮。“白发谈天宝”,真不胜今昔之感。
同时,这种悲观的氛围也弥漫在社会层面,当时的一些报纸开始预
测梅兰芳赴美可能会以失败告终,在很多人看来,此时去美国确实非明
智之举。 在赴美的轮船上,一个名叫李纳德的美国商人质问梅兰芳为何
要在此时去美国,并认为如果在经济危机发生前或结束之后,以梅兰芳
的票房号召力,去美国一定可以赚钱,也必然能够成功。 梅兰芳对李纳
德的这番话感到愕然,随后便与同行的人说道:“须知,艺术自艺术,金
钱自金钱,若以金钱而艺术,便不是真艺术!人能知乎此,才能与言艺术
呢。 ”(李斐叔,2015:29)
亦因如此,资金筹备成了梅兰芳赴美前的一个艰巨任务。 按理说,
像梅兰芳这样的“名角儿”出国演出本不是太困难的事情,尤其是他还
有两次赴日本演出的成功经验, 因此国内一些银行家和外国人很愿意
与之合作。 但梅兰芳等人觉得他们太注重商业利益,与此次赴美演出的
宗旨相左,因而拒绝了与他们的合作。 最后,在私立南通大学校董李石
曾、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以及中国银行董事冯耿光等人的帮助下,梅
剧团在北平和上海各募集到了 5 万美元。 此时, 美国经济大危机已爆
发,在冯耿光的努力下又筹得了 5 万美元。 10 这些人支持梅兰芳赴美演
出亦非出于私利,如齐如山找李石曾筹款时,李石曾就明确表示出“为
自己图利,则无忙可帮;倘为沟通文化,则一定帮忙”的态度(齐如山,
10. 李石曾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在 1924 年国民党一大上,李石曾与吴稚晖共同被选
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26 年遭北洋政府通缉,被迫离开北京,前往法国避难。 离京以
前,李石曾是齐如山的亲戚兼世交,齐如山曾告知他梅兰芳赴美演出的打算。 因此,在
1929 年李石曾回到北京后,齐如山与他重新谈起了此事。 此时南京国民政府已经成立,
李石曾作为国民党元老有较强的筹款能力。 齐如山还向司徒雷登表示希望借燕京大学
的名义筹款,理由亦是为了“国剧”能在国外获得成功,并计划在国外开展募捐,以获取
资金回国建立国剧研究所、戏剧博物院兼图书馆,拯救衰落的“国剧”。 李斐叔( 2015:5)称
冯耿光是“提携梅先生最早最力之元勋”,并说“单为这次游美的一切准备,他费掉了多
少的心血,写来的信 劄 同电报不下几百封之多”,“梅先生是冯先生的第二生命,冯先生
也是梅先生的第二生命”。
· 105·